|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系统概述 | 第10-11页 |
| ·燃耗测量方法 | 第11-19页 |
| ·标识核素 | 第13页 |
| ·燃耗值的确定 | 第13-16页 |
| ·方案设计 | 第16-19页 |
| ·论文结构 | 第19-22页 |
| 第2章 高纯锗γ谱仪工作条件与谱分析优化 | 第22-38页 |
| ·高纯锗γ谱仪性能测试与工作条件选择 | 第22-29页 |
| ·能量和效率刻度 | 第22-24页 |
| ·最低甄别阈 | 第24页 |
| ·死时间校正 | 第24-25页 |
| ·上升时间和坪时间 | 第25-28页 |
| ·工作条件优化 | 第28-29页 |
| ·谱分析方法介绍 | 第29-32页 |
| ·寻峰算法 | 第30-31页 |
| ·多峰拟合 | 第31-32页 |
| ·谱分析算法测试 I –实验谱 | 第32-36页 |
| ·误差分析 | 第33-36页 |
| ·探头辐照实验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3章 原型研制和系统刻度方法研究 | 第38-67页 |
| ·机械设计 | 第38-41页 |
| ·准直器 | 第38-40页 |
| ·原型装置的其他几何参数 | 第40页 |
| ·本底测量 | 第40-41页 |
| ·系统刻度的方案选择 | 第41-42页 |
| ·模拟和实验结果比较 | 第42-54页 |
| ·实验装置 | 第42-43页 |
| ·材料定义 | 第43-45页 |
| ·~(137)Cs 放射源 | 第45-47页 |
| ·石墨球 | 第47-49页 |
| ·定位器 | 第49页 |
| ·探头 | 第49-51页 |
| ·石墨吸收因子实验 | 第51-54页 |
| ·数据及误差分析 | 第54-57页 |
| ·谱分析算法测试 II –模拟燃料球谱 | 第57-63页 |
| ·燃耗计算曲线的确定 | 第63-65页 |
| ·燃耗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 第65-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4章 辅助功能 | 第67-76页 |
| ·石墨球复检 | 第67-68页 |
| ·高低富集度燃料球分拣 | 第68-75页 |
| ·通过分析放射性核素活度及其导出量的鉴别方法 | 第69-72页 |
| ·在低富集度燃料球中添加标识核素的鉴别方法 | 第72-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第5章 系统集成与测试 | 第76-90页 |
| ·系统集成 | 第76-82页 |
| ·程序接口 | 第76-80页 |
| ·效率监测算法 | 第80-82页 |
| ·系统联调 | 第82-89页 |
| ·控制系统流程 | 第82-84页 |
| ·流程测试 | 第84-89页 |
| ·小结 | 第89-90页 |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90-92页 |
| ·论文总结 | 第90-91页 |
| ·技术展望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 致谢 | 第96-98页 |
| 附录 A 高温气冷堆重大科技专项之高活度γ谱燃耗测量技术研究课题结题文档清单 | 第98-100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