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讨薪报道的叙事与修辞机制研究--以《半岛都市报》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总理助农民工讨薪事件回顾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关于农民工的研究 | 第13-16页 |
·关于农民工讨薪问题的研究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20页 |
·社会意义 | 第17-18页 |
·理论意义 | 第18-20页 |
2 研究设计 | 第20-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框架理论 | 第20页 |
·内容分析法 | 第20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20-21页 |
·研究设计 | 第21-29页 |
·目标媒体的选取 | 第21页 |
·时间范围的选取 | 第21-22页 |
·研究类目建构 | 第22-23页 |
·样本数据分析 | 第23-29页 |
3 农民工讨薪行为的媒介再现研究 | 第29-41页 |
·意指概念:包含生命伦理的话语再现 | 第29-35页 |
·基于大众媒介自身立场的言说 | 第29-31页 |
·基于报道主体立场的言说 | 第31-35页 |
·框架分析:媒介话语中的意义与再现 | 第35-41页 |
·媒介话语表述中的民生视角 | 第35-38页 |
·景观制造——被构造的“跳楼秀” | 第38-41页 |
4 农民工讨薪的身体叙事与视觉修辞机制研究 | 第41-55页 |
·身体叙事 | 第41-47页 |
·身体叙事的内涵 | 第41-42页 |
·弱者的武器——弱势群体与身体抵抗 | 第42-45页 |
·底层的抗争——残酷身体叙事与反抗行为 | 第45-47页 |
·视觉修辞 | 第47-55页 |
·视觉转向——读图时代 | 第47-48页 |
·图像叙事——基于后现代主义的修辞视角 | 第48-53页 |
·图像政治——图像意义的再生产 | 第53-55页 |
5 结语 | 第55-57页 |
·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思考 | 第55-56页 |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