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的Web服务组合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WEB服务组合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WEB服务组合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7-28页 |
·WEB服务概述 | 第17-22页 |
·Web服务定义及特点 | 第17-18页 |
·Web服务技术规范及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Web服务体系结构 | 第20-21页 |
·Web服务主动性 | 第21-22页 |
·WEB服务组合技术 | 第22-24页 |
·Web服务组合定义及特点 | 第22-23页 |
·Web服务组合方法 | 第23-24页 |
·AGENT技术 | 第24-27页 |
·Agent定义及特点 | 第24-25页 |
·BDI模型 | 第25-26页 |
·Agent研究及应用领域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一种WEB服务复合调用模型 | 第28-35页 |
·WEB服务与AGENT的集成 | 第28页 |
·WEB服务复合调用模型 | 第28-30页 |
·Web服务复合调用模型 | 第28-30页 |
·建立Web服务复合调用模型的关键问题 | 第30页 |
·需求注册中心建模 | 第30-34页 |
·需求注册中心 | 第30-31页 |
·Agent平台 | 第31-33页 |
·基于Agent平台的需求注册中心建模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需求AGENT与主动服务AGENT建模 | 第35-44页 |
·AGENT模型 | 第35-37页 |
·信念模型 | 第36页 |
·规划模型 | 第36-37页 |
·需求AGENT与主动服务AGENT的建模 | 第37-42页 |
·需求Agent建模 | 第37-41页 |
·主动服务Agent建模 | 第41-42页 |
·用户需求与服务能力匹配机制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基于AGENT的WEB服务组合算法 | 第44-57页 |
·主动服务AGENT发现需求AGENT的算法 | 第44-46页 |
·用户需求与服务能力匹配算法 | 第44-45页 |
·主动服务Agent的服务登记算法 | 第45-46页 |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组合服务动态选择算法 | 第46-56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 | 第46-47页 |
·Web服务及其组合的QoS描述 | 第47-49页 |
·基于PSO算法的组合服务动态选择 | 第49-53页 |
·实验分析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基于AGENT的服务组合原型系统 | 第57-74页 |
·基于AGENT的服务组合原型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 第57-58页 |
·原型系统的实现 | 第58-65页 |
·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58-59页 |
·用户界面的实现 | 第59页 |
·需求注册中心的实现 | 第59-63页 |
·Web服务及其组合的实现 | 第63-65页 |
·原型系统的应用 | 第65-73页 |
·应用案例:银行质押业务系统 | 第65页 |
·银行质押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65-73页 |
·系统应用分析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7页 |
·论文总结 | 第74-75页 |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