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临界状态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围护结构热湿耦合传递研究 | 第12-14页 | 
| ·结露现象研究 | 第14-16页 | 
|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2 结露机理及热湿耦合传递理论 | 第18-26页 | 
| ·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机理 | 第18-19页 | 
| ·热湿耦合传递理论 | 第19-24页 | 
| ·水分传递方程 | 第20-22页 | 
| ·能量传递方程 | 第22-23页 | 
| ·边界条件 | 第23-24页 | 
| ·CHAMPS 软件介绍 | 第24-26页 | 
| 3 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时室内空气临界状态确定 | 第26-49页 | 
| ·典型城市选取 | 第26-28页 | 
| ·室内空气含湿量变化范围 | 第28页 | 
| ·围护结构物理模型建立 | 第28-29页 | 
| ·CHAMPS 软件设置 | 第29-36页 | 
| ·红砖墙模型建立 | 第29-30页 | 
| ·定解边界条件设置 | 第30-35页 | 
| ·模拟时间设置 | 第35-36页 | 
| ·求解器参数及输出设置 | 第36页 | 
| ·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时室内空气临界状态确定 | 第36-45页 | 
| ·长沙室内空气临界状态确定 | 第36-41页 | 
| ·西安室内空气临界状态确定 | 第41-43页 | 
| ·哈尔滨室内空气临界状态确定 | 第43-45页 | 
| ·相对湿度线简化临界状态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4 围护结构优化后室内空气临界状态确定 | 第49-61页 | 
| ·围护结构的优化 | 第49-50页 | 
| ·围护结构优化后的模型建立 | 第50页 | 
| ·软件设置 | 第50-51页 | 
| ·围护结构优化后的室内空气临界状态确定 | 第51-56页 | 
| ·长沙不同厚度保温层时的室内空气临界状态确定 | 第51-53页 | 
| ·西安不同厚度保温层时的室内空气临界状态确定 | 第53-55页 | 
| ·哈尔滨不同厚度保温层时的室内空气临界状态确定 | 第55-56页 | 
| ·相对湿度线简化临界状态 | 第56-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 | 第67-71页 | 
| 图表目录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