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微生物的危害 | 第11-12页 |
·抗菌材料的发展 | 第12页 |
·抗菌剂的分类 | 第12-13页 |
·纳米TiO_2光催化抗菌剂 | 第13-18页 |
·TiO_2的结构和性质 | 第13-14页 |
·纳米TiO_2的光催化原理 | 第14-15页 |
·纳米TiO_2的抗菌机理 | 第15-16页 |
·纳米TiO_2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纳米TiO_2的应用与局限 | 第18-19页 |
·纳米TiO_2抗菌剂的优势 | 第18页 |
·纳米TiO_2的应用 | 第18-19页 |
·TiO_2应用局限性 | 第19页 |
·纳米TiO_2的改性 | 第19-21页 |
·改性纳米TiO_2的研究 | 第19-20页 |
·半导体复合 | 第20页 |
·有机复合 | 第20-21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TiO_2/ZnTiO_3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 | 第22-46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6页 |
·药品与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原理 | 第23-24页 |
·工艺路线 | 第24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24-25页 |
·光催化实验 | 第25页 |
·性能测试和表征方法 | 第25-26页 |
·实验工艺条件的探讨 | 第26-34页 |
·甲基橙光催化降解条件的选择 | 第26-28页 |
·前驱体制备工艺条件的选择 | 第28-33页 |
·TiO_2/ZnTiO_3制备条件的选择 | 第33-34页 |
·样品表征分析 | 第34-38页 |
·XRD衍射分析 | 第34-36页 |
·UV-VIS分析 | 第36-38页 |
·TiO_2/ZnTiO_3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8-41页 |
·改性前后样品光催化性能 | 第38页 |
·锌盐掺杂种类的影响 | 第38-39页 |
·锌盐掺杂比的影响 | 第39-40页 |
·光照条件的影响 | 第40-41页 |
·光催化动力学分析 | 第41-44页 |
·热处理温度光催化动力学分析 | 第42-43页 |
·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反应级数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TiO_2/ZnTiO_3复合光催化剂抗菌性能研究 | 第46-58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药品与仪器 | 第46页 |
·定性抗菌实验 | 第46-47页 |
·定量抗菌实验 | 第47-49页 |
·材料的定性抗菌性能分析 | 第49-53页 |
·不同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49页 |
·不同体系各样品的抗菌性能 | 第49-51页 |
·锌盐掺杂比的影响 | 第51-52页 |
·光照条件的的影响 | 第52-53页 |
·材料的定量抗菌性能 | 第53-55页 |
·改性前后不同体系样品抑菌对比 | 第53-54页 |
·不同光照条件的影响 | 第54-55页 |
·粉体加入量的的影响 | 第55页 |
·复合材料的抗菌机理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壳聚糖/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58-73页 |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实验原理及工艺 | 第58-59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9页 |
·壳聚糖/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9-60页 |
·表征分析 | 第60-62页 |
·XRD分析 | 第60-61页 |
·FI-IR分析 | 第61-62页 |
·材料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62-67页 |
·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壳聚糖质量掺杂比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溶液制备pH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3页 |
·光照条件对光催化的影响 | 第63-65页 |
·甲基橙水溶液降解吸收曲线 | 第65-66页 |
·光催化动力学分析 | 第66-67页 |
·材料抗菌性能分析 | 第67-69页 |
·不同体系样品的抗菌性能 | 第67页 |
·壳聚糖质量掺杂比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溶液pH值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 第69页 |
·壳聚糖/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初步研究 | 第69-72页 |
·壳聚糖/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第69-71页 |
·壳聚糖/半导体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