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部分 肺炎链球菌β半乳糖苷酶BgaC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 第12-56页 |
第一章 BgaC研究背景 | 第12-32页 |
·引言 | 第12-32页 |
·肺炎链球菌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肺炎链球菌与人体宿主的相互作用 | 第14-18页 |
·表面毒理和粘附因子 | 第18-20页 |
·肺炎链球菌表面β半乳糖苷酶BgaC | 第20-26页 |
·β半乳糖昔酶的研究现状 | 第26-3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2-40页 |
·基因克隆和质粒构建 | 第32-34页 |
·蛋白表达和纯化 | 第34-35页 |
·蛋白质晶体筛选及优化 | 第35页 |
·X-射线衍射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5-36页 |
·相位确定、模型搭建及结构精修 | 第36页 |
·对通用底物PNPG的体外酶活检测 | 第36-37页 |
·对特异底物Galβ(1,3)NAG的体外酶活检测 | 第37-39页 |
·动态光散射测定聚合状态 | 第39页 |
·圆二色谱测定二级结构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56页 |
·BgaC的序列分析 | 第40页 |
·质粒构建及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40-41页 |
·蛋白质晶体初筛及优化 | 第41-42页 |
·相位确定、模型搭建及结构精修 | 第42-44页 |
·BgaC的结构及分析 | 第44-47页 |
·BgaC的整体结构 | 第44-45页 |
·与其他GH-35的β-galactosidases的结构比较 | 第45-46页 |
·活性位点 | 第46-47页 |
·BgaC的体外活性测定 | 第47-48页 |
·二级结构测定 | 第48-49页 |
·BgaC的底物特异性催化机理及其在GH35家族的推广 | 第49-53页 |
·BgaC二体的启示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二部分 肺炎链球菌中铁色素结合蛋白PiaA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 第56-92页 |
第四章 PiaA研究背景 | 第56-70页 |
·引言 | 第56-70页 |
·细菌对铁的吸收及转运 | 第56-59页 |
·肺炎链球菌对铁的吸收及转运 | 第59-61页 |
·class Ⅲ底物结合蛋白 | 第61-67页 |
·基于siderophore结构的抗生素改造 | 第67-70页 |
第五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70-76页 |
·基因克隆和质粒构建 | 第70-72页 |
·蛋白表达和纯化 | 第72-73页 |
·等温滴定量热法 | 第73页 |
·蛋白质晶体筛选及优化,X-射线数据收集及处理 | 第73-75页 |
·相位确定、模型搭建及结构精修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6-90页 |
·PiaA重组质粒构建及重组蛋白表达纯化 | 第76-77页 |
·PiaA与ferrichrome和ferrioxamine B的结合分析 | 第77-78页 |
·蛋白质晶体初筛及优化 | 第78-79页 |
·相位确定、模型搭建及结构精修 | 第79-81页 |
·PiaA的结构及分析 | 第81-85页 |
·PiaA的整体结构结合 | 第81-82页 |
·ferrichrome结合引起的构象变化 | 第82-85页 |
·PiaA对Ferrichrome的识别及其他同源蛋白的推广 | 第85-88页 |
·ferrichrome结合位点 | 第85-87页 |
·PiaA对ferrichrome识别模式的推广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第七章 参与合作的其他工作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4页 |
附录 | 第104-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