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杏品种的引种观察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外杏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页 |
·国外杏品种的选育 | 第11-13页 |
·我国杏品种的选育 | 第13页 |
·近年来我国资源引种、鉴定评价 | 第13-14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材料 | 第15页 |
·方法 | 第15-17页 |
·果实经济性状 | 第15页 |
·植物学特征 | 第15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15-17页 |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和校正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8-23页 |
·果实鲜食性状调查与分析 | 第18页 |
·果实加工性状调查与分析 | 第18-19页 |
·植物学特性 | 第19-20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20-23页 |
·生长、结果习性 | 第20页 |
·物候期 | 第20-21页 |
·抗逆性 | 第21-22页 |
·抗病性 | 第22-2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3-26页 |
·引进品种加工性分析 | 第23页 |
·供试品种口感、风味比较 | 第23-24页 |
·引进品种抗晚霜和自花结实性分析 | 第24-25页 |
·引进品种抗性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个人简历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