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金堆城露天矿边坡安全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 第11-15页 |
·边坡模糊性及分析方法研究 | 第15-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模糊随机性研究 | 第18-28页 |
·影响露天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第18-21页 |
·自然因素 | 第18-20页 |
·人为因素 | 第20-21页 |
·随机性和模糊性研究 | 第21-25页 |
·事件模糊性及其概率 | 第22-23页 |
·事件的随机性及其概率 | 第23-24页 |
·模糊性和随机性区别及联系 | 第24-25页 |
·露天矿边坡的模糊随机不确定性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第28-36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28-31页 |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第28-29页 |
·多级综合评价模型 | 第29-30页 |
·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30-31页 |
·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研究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金堆城露天矿边坡安全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36-56页 |
·金堆城露天矿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6-51页 |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类 | 第36-37页 |
·隶属函数的建立 | 第37-45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45-51页 |
·金堆城露天矿的基本情况 | 第51-52页 |
·评价过程及结论 | 第52-54页 |
·边坡治理措施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评价程序的编制与应用 | 第56-62页 |
·语言的选择及其特点 | 第56-58页 |
·程序界面与功能 | 第58-61页 |
·主界面 | 第58页 |
·因素隶属度计算界面 | 第58-59页 |
·权重计算界面 | 第59-61页 |
·总权重计算界面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进一步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