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其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阳极的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6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氧化锌的结构和性质 | 第10-13页 |
| ·氧化锌的晶体结构 | 第10-11页 |
| ·氧化锌纳米晶的晶体缺陷 | 第11-12页 |
| ·氧化锌的基本性质 | 第12-13页 |
| ·氧化锌的功能特性及应用 | 第13-15页 |
| ·光学性能 | 第13-14页 |
| ·电学特性 | 第14页 |
| ·光催化性能 | 第14-15页 |
| ·氧化锌的不同形貌及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 ·氧化锌纳米棒阵列 | 第16-26页 |
| ·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 | 第16-20页 |
| ·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应用 | 第20-25页 |
| ·ZnO 纳米阵列结构的研究发展 | 第25-26页 |
|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主要工作 | 第26-29页 |
| ·选题依据 | 第26-27页 |
| ·工作基础 | 第27-28页 |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6页 |
| 第二章 多元胺溶液中锌片的腐蚀研究 | 第36-52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 ·实验试剂 | 第36-37页 |
|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 ·锌片腐蚀的优化条件及机理探究 | 第37-41页 |
| ·实验过程 | 第37-38页 |
| ·表征 | 第38-39页 |
| ·腐蚀机理探究 | 第39-41页 |
| ·各种反应因素对腐蚀的影响探究 | 第41-45页 |
| ·不同胺类对锌片的腐蚀情况研究对比 | 第41-42页 |
| ·温度对锌片腐蚀的影响 | 第42-43页 |
| ·pH 对锌片腐蚀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不同多元胺的腐蚀规律 | 第44-45页 |
| ·氧化锌纳米棒的生长 | 第45-49页 |
| ·腐蚀后直接生长氧化锌纳米棒 | 第45-47页 |
| ·预处理后生长氧化锌纳米棒 | 第47-49页 |
| ·室温光致发光性能 | 第49-50页 |
| ·总结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 第三章 多层氧化锌纳米阵列的制备 | 第52-78页 |
| ·引言 | 第52-5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3页 |
| ·实验试剂 | 第53页 |
| ·实验仪器 | 第53页 |
| ·多层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 | 第53-57页 |
|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 ·表征 | 第54-57页 |
|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多层阵列的生长机制 | 第57-59页 |
| ·用两电极体系监测开路电位—时间曲线 | 第57-58页 |
| ·用三电极体系监测阳极极化曲线 | 第58-59页 |
| ·探究多层氧化锌阵列生长的影响因素 | 第59-73页 |
| ·基底溶液浓度的影响探究 | 第59-61页 |
| ·乙二胺量的影响探究 | 第61-62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探究 | 第62-63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探究 | 第63-64页 |
| ·基底溶液溶氧量对氧化锌纳米阵列生长的影响 | 第64-68页 |
| ·尝试不同的胺类 | 第68-70页 |
| ·复合几种反应条件,中间转换反应条件 | 第70-72页 |
| ·各因素的影响规律 | 第72-73页 |
| ·室温光致发光性能 | 第73页 |
| ·总结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第四章 氧化锌阵列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 | 第78-86页 |
| ·引言 | 第78-79页 |
| ·实验部分 | 第79-80页 |
| ·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制备 | 第79-80页 |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80页 |
| ·性能测试 | 第80-83页 |
| ·总结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