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1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8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目标 | 第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第11-16页 |
| ·主要研究范畴 | 第11-14页 |
| ·农户经济学 | 第11-12页 |
| ·生态补偿的研究 | 第12页 |
| ·参与式理论 | 第12-14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 ·生态公益林 | 第14-15页 |
| ·林农 | 第15页 |
| ·管护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16-22页 |
| ·生态公益林管护中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 ·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 ·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利益相关者 | 第17页 |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生态公益林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 第17-20页 |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 | 第17-18页 |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业站的影响 | 第18-19页 |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村集体的影响 | 第19页 |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小结:生态公益林管护中林农主体地位的确立 | 第20-22页 |
| 第四章 个案村森林资源状况及管护现状 | 第22-29页 |
| ·个案村的森林资源状况 | 第22-23页 |
| ·个案村生态公益林管护的现状 | 第23-27页 |
|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生态林业 | 第23页 |
| ·有效调处林改纠纷 | 第23-26页 |
| ·实施保水、保土、保肥"三保"措施 | 第26-27页 |
|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 第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五章 制约林农参与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关键 | 第29-34页 |
| ·国家宏观政策不稳定 | 第29页 |
|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过低 | 第29-30页 |
| ·林木采伐受到限制 | 第30-31页 |
| ·林农经营性收入存在障碍 | 第31-32页 |
| ·生态公益林管护配套制度不健全 | 第32-34页 |
| 第六章 激励林农参与到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关键——以利益的可持续性带动生态的可持续性 | 第34-41页 |
| ·稳定林业政策 | 第34-35页 |
| ·建立多元化补偿方式 | 第35-36页 |
| ·普及林业知识,推广林业科技 | 第36-37页 |
| ·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 第37-39页 |
| ·完善法规 | 第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