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土壤及土壤污染的介绍 | 第14页 |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的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经验分析与借鉴 | 第15页 |
| ·完善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的建议 | 第15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土壤及土壤污染相关问题 | 第17-21页 |
| ·土壤及土壤污染概述 | 第17-18页 |
| ·土壤污染的原因和主要特点 | 第18-19页 |
| ·土壤污染的原因 | 第18页 |
| ·土壤污染的主要特点 | 第18-19页 |
| ·土壤污染的危害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1-25页 |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现状 | 第21-22页 |
| ·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 | 第21页 |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 | 第21-22页 |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介绍 | 第22-23页 |
| ·国家层面的立法 | 第22-23页 |
| ·地方性相关立法 | 第23页 |
| ·我国现行法律机制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不足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国外相关防治机制经验分析与借鉴 | 第25-34页 |
| ·美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状况 | 第25-30页 |
| ·超级基金的运作和特色制度 | 第26-29页 |
| ·超级基金的效果和影响 | 第29-30页 |
| ·德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状况 | 第30-34页 |
| ·德国土壤保护法和条例介绍 | 第31-32页 |
| ·德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中的“状态责任”说 | 第32-33页 |
| ·“状态责任”说对我国立法工作的启示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机制的建议 | 第34-48页 |
| ·注重预防原则在实践中的落实 | 第34-37页 |
| ·加强宣传教育 | 第35页 |
| ·完善我国土壤质量标准 | 第35-36页 |
| ·对排污企业的限制和引导 | 第36-37页 |
| ·完善农业清洁生产制度 | 第37-39页 |
| ·农业清洁生产制度概述 | 第37-38页 |
| ·我国农业清洁生产的现状 | 第38页 |
| ·如何完善农业清洁生产制度 | 第38-39页 |
| ·确立严格的法律责任体系和归责原则 | 第39-43页 |
| ·确立严格的法律责任体系 | 第40-42页 |
| ·土壤污染事件中治理及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42-43页 |
| ·建立污染土壤管治机制 | 第43-46页 |
| ·污染土壤的调查、界定 | 第43-44页 |
| ·明确土壤治理修复工作的责任主体 | 第44-45页 |
| ·建议设立土壤污染治理专项基金 | 第45-46页 |
| ·完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 | 第46-48页 |
|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公开制度 | 第46页 |
|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 第46-48页 |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