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第一章 布鲁氏菌的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布鲁氏菌病的概况 | 第10-11页 |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布鲁氏菌三组外膜蛋白 | 第12-13页 |
·布鲁氏菌与细胞凋亡 | 第13-17页 |
·布鲁氏菌胞内生存机制 | 第13-17页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实验研究 | 第18-46页 |
第二章 布鲁氏菌的培养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的克隆 | 第18-27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试验仪器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3页 |
·引物设计 | 第19-20页 |
·模板制备 | 第20-21页 |
·PCR 扩增目的片段 | 第21页 |
·目的片段胶回收 | 第21页 |
·PCR 产物与 PMD18T 载体连接 | 第21-22页 |
·PMD18T 连接产物酶切鉴定 | 第22-23页 |
·结果 | 第23-26页 |
·布鲁氏菌基因组提取结果 | 第23页 |
·布鲁氏菌主要膜蛋白基因 PCR 结果 | 第23-24页 |
·布鲁氏菌主要膜蛋白基因连接至 pMD18T 载体 | 第24-25页 |
·目的基因产物测序结果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布鲁氏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7-33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试验仪器 | 第27-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质粒提取 | 第28页 |
·酶切鉴定及胶回收 | 第28-29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及转化 | 第29页 |
·结果 | 第29-31页 |
·目的片段与 PET32-a 的连接 | 第29-30页 |
·目的片段与 PGEX4T-1 载体的连接 | 第30-31页 |
·表达载体转化 BL21 感受态及鉴定 | 第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布鲁氏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9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试验仪器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37页 |
·引物设计 | 第34页 |
·PCR 扩增目的片段 | 第34-35页 |
·目的片段胶回收 | 第35页 |
·酶切鉴定及胶回收 | 第35-36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及转化 | 第36页 |
·酶切鉴定 | 第36-37页 |
·结果 | 第37-38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 | 第37页 |
·PEGFP-N1 连接结果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布鲁氏菌相关外膜蛋白的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9-46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39-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9-40页 |
·试验仪器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3页 |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40-41页 |
·纯化 HIS 融合蛋白 | 第41-42页 |
·切胶及反复冻融方法纯化 GST 融合蛋白 | 第42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42页 |
·ELISA 检测抗体效价 | 第42-43页 |
·结果 | 第43-44页 |
·融合蛋白诱导表达结果 | 第43页 |
·融合蛋白纯化结果 | 第43-44页 |
·ELISA 检测的抗体效价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 | 第51-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