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4页 |
| ·文章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22页 |
| ·研究策略 | 第15页 |
| ·研究设计 | 第15页 |
| ·案例研究 | 第15-16页 |
| ·定量和定性研究 | 第16页 |
| ·数据收集 | 第16-19页 |
| ·当街问卷调查 | 第17-18页 |
| ·问卷调查选址 | 第18-19页 |
| ·样本量 | 第19页 |
| ·伦理问题 | 第19-20页 |
| ·局限性 | 第20-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交通内涵 | 第22-36页 |
| ·可持续发展 | 第22-26页 |
| ·旅游可持续的概念 | 第22-23页 |
| ·旅游可持续的实现框架 | 第23页 |
| ·旅游可持续的评价框架 | 第23-24页 |
| ·可持续旅游测试基准工具(STBT) | 第24-26页 |
| ·可持续旅游交通 | 第26-31页 |
| ·旅游和交通的关系 | 第26-27页 |
| ·可持续交通研究 | 第27-28页 |
| ·促进绿色旅游交通出行 | 第28-30页 |
| ·旅游交通的特殊性 | 第30-31页 |
| ·我国可持续发展和苏州简介 | 第31-36页 |
| ·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 | 第31页 |
| ·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不足 | 第31-32页 |
| ·苏州市区位和国民简介 | 第32页 |
| ·苏州市交通和旅游现状 | 第32-34页 |
| ·苏州市旅游交通规划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国内外发展经验借鉴 | 第36-40页 |
| ·瑞士-“在瑞士骑车”和“RailAway”交通&旅游项目 | 第36-37页 |
| ·“在瑞士骑车” | 第36页 |
| ·RailAway 交通&旅游项目 | 第36-37页 |
| ·英国曼彻斯特——“Wayfarer 车票”项目 | 第37-38页 |
| ·中国杭州——公共自行车 | 第38-39页 |
| ·其它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数据分析 | 第40-65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 ·多标准分析 | 第41页 |
| ·成本-效益分析 | 第41-42页 |
| ·聚类分析 | 第42页 |
| ·Logit 回归分析 | 第42页 |
| ·描述性数据:用户概况 | 第42-46页 |
| ·交通评价 | 第46-49页 |
| ·游客对旅游交通的评价 | 第46-47页 |
| ·本地居民对旅游交通影响评价 | 第47-48页 |
| ·如何改善旅游交通 | 第48-49页 |
| ·推论 | 第49-58页 |
| ·本地用户的选择 | 第49-50页 |
| ·本地旅游者的选择 | 第50-53页 |
| ·非本地游客停留时间和旅游类型 | 第53-54页 |
| ·非本地旅游者停留时间和旅行方式 | 第54-57页 |
| ·年龄与旅游方式 | 第57页 |
| ·旅游交通满意度和乘客选择 | 第57-58页 |
| ·Logit 回归分析 | 第58-62页 |
| ·Logit 模型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2页 |
| ·讨论 | 第62-65页 |
| ·游客的概貌 | 第62页 |
| ·旅游模式选择 | 第62-63页 |
| ·旅游交通模式选择的因素 | 第63页 |
| ·旅游交通的影响和建议 | 第63-65页 |
| 第六章 保障措施 | 第65-67页 |
| ·公共交通层面 | 第65页 |
| ·技术科技层面 | 第65-66页 |
| ·土地利用规划层面 | 第66页 |
| ·环保意识层面 | 第66-67页 |
| 第七章 论文总结和展望 | 第67-68页 |
| ·论文总结 | 第67页 |
|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附录 | 第73-78页 |
| 附录 A | 第73-76页 |
| 附录 B | 第76-78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