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基于软测量的蓄电池容量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3页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9页
   ·蓄电池剩余容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9-12页
     ·蓄电池剩余容量SOC定义第9页
     ·国内外SOC估计算法研究现状第9-12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小结第12-13页
2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及其电池特性第13-18页
   ·铅酸蓄电池分类及其结构第13-14页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第14-15页
     ·放电过程电化学反应第14-15页
     ·充电过程电化学反应第15页
   ·铅酸蓄电池电池特性第15-17页
     ·电压特性第15-16页
     ·电池的内阻特性第16页
     ·电池的自放电特性及健康状态第16-17页
   ·小结第17-18页
3 软测量技术及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理论研究第18-31页
   ·软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第18-21页
     ·软测量技术的概念第18-20页
     ·软测量技术建模方法第20-21页
     ·软测量技术建模的评价指标第21页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理论研究第21-30页
     ·模糊推理模型第22-23页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结构和原理第23-25页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参数辨识第25-30页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结构辨识第30页
   ·小结第30-31页
4 铅酸蓄电池数据采集及其数据预处理第31-39页
   ·铅酸蓄电池数据采集模块设计第31-33页
   ·铅酸蓄电池恒定负载放电实验第33-35页
   ·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算法的数据预处理第35-38页
     ·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基本原理第35-37页
     ·数据预处理结果及分析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5 基于软测量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剩余容量SOC估计第39-52页
   ·软测量建模影响因素第39-46页
     ·数据预处理对软测量模型的影响第39-41页
     ·不同模糊推理系统对软测量模型的影响第41-44页
     ·不同聚类半径对软测量模型的影响第44-46页
   ·软测量模型仿真结果分析第46-51页
     ·模型的泛化能力分析第47-48页
     ·模型的跟踪性能分析第48-51页
   ·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流电子负载在功率负荷动态模拟实验中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生物质能环境风险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以生物柴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