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

越南新农村建设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导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3页
     ·国外研究第10-12页
     ·越南国内研究第12-13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本文研究的方法第14页
   ·研究创新点第14-15页
2. 相关概念及理基础第15-19页
   ·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农村第15页
     ·新农村第15-16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16页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乡村发展理论第16-17页
     ·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第17页
     ·系统评价理论第17-18页
   ·越南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第18-19页
     ·越南新农村建设的原因第18页
     ·中越新农村建设对比的意义第18-19页
3. 越南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9-35页
   ·越南农村发展的现状第19-23页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19-20页
     ·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不断得的建设和改造第20-23页
   ·越南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内容第23-27页
     ·越南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第23-24页
     ·越南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第24-27页
   ·越南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第27-31页
     ·监督、评估新农村建设目标实施的现状与提出具体规划方案的过程第27页
     ·完成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目标第27-28页
     ·加快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第28-29页
     ·促进扶贫济困与社会安定第29页
     ·改进和发展农村的有效生产模式第29-30页
     ·关注农村教育和培训第30页
     ·提高农村医疗水平第30页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第30页
     ·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第30-31页
     ·农村党组织、地方政府、政治社会团体的组织质量得到提高第31页
   ·越南新农村建设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1-33页
     ·目标尚未明确,建设标准不符合地方实际第31页
     ·缺乏实现建设新农村项目的资金第31-32页
     ·新农村建设项目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第32页
     ·农业技术培训效果不明显第32页
     ·各个行业、各个级别对建设新农村的认识不足第32-33页
     ·新农村工作的建设进度尚慢第33页
   ·越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5页
     ·客观原因第33-34页
     ·主观原因第34-35页
4. 中国新农村建设对越南的启示第35-40页
   ·越、中新农村建设的相似之处第35-36页
     ·社会制度相似第35页
     ·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相似第35-36页
     ·差距扩大的社会矛盾基本相似第36页
     ·东方民族文化与理念相似第36页
   ·越、中新农村建设的不同之处第36-37页
     ·经济发展时期不同第36-37页
     ·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尺度不同第37页
     ·农业保护水平不同第37页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第37-38页
     ·确定了科学的新农村建设方针第37-38页
     ·全面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环境第38页
     ·建立了强有力的基层政权第38页
     ·因地制宜地制定新农村建设目标第38页
   ·中国新农村建设对越南的启示第38-40页
     ·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第38页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第38-39页
     ·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第39页
     ·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第39页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第39页
     ·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第39页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第39-40页
5. 推进越南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第40-46页
   ·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第40页
   ·多举措推进农村扶贫工作,提高农民收入第40-41页
   ·优先发展新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41页
   ·强化农民生产发展的科学技术扶持第41-42页
   ·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干部的培养第42-43页
   ·充分调用各种资源建设农村地区第43页
   ·建立农业保险机制,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第43-44页
   ·为各种形式的农村组织开展高效的生产活动创造有利环境第44页
   ·健全执政党和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为农村居民的直接利益服务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6页
 附录1第49-55页
 附录2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研究
下一篇:广西有机稻产业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