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论文

县级政府民生政策制定中的协商决策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选题的背景第9-11页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理论意义第12页
     ·实践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第13-14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主要的创新点第15-17页
第2章 县级政府与民生政策制定的理论阐释第17-23页
   ·县级政府的概述第17-18页
     ·县级政府的概念第17-18页
     ·县级政府的双重角色第18页
   ·民生政策的内涵界定第18-20页
     ·民生政策的概念第18-19页
     ·民生问题的形成第19页
     ·民生政策制定的程序第19-20页
   ·政策制定模式的主要类型第20-23页
     ·理性决策模式第21页
     ·渐进决策模式第21-22页
     ·精英决策模式第22页
     ·多元决策模式第22-23页
第3章 县级政府民生政策制定中的协商决策模式的内涵及表现形式第23-29页
   ·协商决策模式的内涵第23-24页
   ·协商决策模式的特征第24-25页
     ·包容性第24页
     ·合法性第24页
     ·程序性第24-25页
     ·公开性第25页
     ·参与性第25页
   ·将协商决策模式运用于县级政府民生政策制定的几种形式第25-29页
     ·公民听证会第26页
     ·公民会议第26-27页
     ·民主恳谈会第27页
     ·关键公众接触第27-28页
     ·专家咨询第28页
     ·网络对话第28-29页
第4章 县级政府民生政策制定中有悖协商决策模式的案例分析第29-34页
   ·案例描述:江苏省启东县政府“7.28”事件发生的经过第29-30页
   ·当前县级政府民生政策制定中协商决策模式缺失的原因第30-34页
     ·为民政策制定的惯性思维第30-31页
     ·民生政策制定信息缺乏透明度第31页
     ·相关公众的理性无知第31-32页
     ·协商主体界定的困境第32-33页
     ·协商决策模式形式上的匮乏第33-34页
第5章 基于协商决策模式构建的县级政府民生政策制定的优化路径第34-40页
   ·切实转变政府执政理念,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第34页
   ·重塑县级政府角色,与公众建立和谐合作关系第34-35页
   ·优化公民综合素质,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第35-36页
   ·拓宽参与渠道,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第36-38页
   ·营造良好民生政策制定环境,构建协商决策模式新形式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庭结构对已婚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下一篇:红色旅游活动的政治传播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