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住宅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的目和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住宅产业及房地产风险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房地产风险相关研究现状第13页
     ·国内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房地产风险的现状第13-15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5页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住宅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16-21页
   ·住宅开发项目特征和开发程序第16-17页
     ·住宅房地产开发项目及特征第16页
     ·住宅项目的特征第16页
     ·住宅项目的开发过程第16-17页
   ·风险及风险管理第17-18页
     ·风险定义第17页
     ·住宅项目风险的特点第17页
     ·风险管理第17页
     ·风险管理的步骤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模糊层次分析法第18页
     ·模糊层次分析法特点第18页
     ·模糊层次分析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18-19页
   ·系统动力学第19-20页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第19页
     ·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术语第19页
     ·系统动力学的运用步骤第19页
     ·VENSIM软件介绍第19-20页
   ·VENSIM 的特点第20-21页
第3章 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第21-25页
   ·为前期决策阶段的风险识别分类第21-22页
     ·区位选择风险第21页
     ·项目选择风险第21页
     ·融资风险第21-22页
     ·购地风险第22页
     ·批文风险第22页
   ·投资决策阶段风险评价模型第22-24页
     ·投资决策风险指标体系第22-23页
     ·决策阶段风险权重的计算第23-24页
   ·投资决策阶段风险控制第24-25页
第4章 招标设计阶段风险第25-29页
   ·招标设计阶段风险识别第25-26页
     ·政策批复风险第25页
     ·招标风险第25页
     ·合同风险第25页
     ·设计风险第25-26页
     ·征地风险第26页
   ·招标设计策阶段风险评价模型第26-28页
     ·招标设计阶段风险指标体系第26页
     ·前期投资决策阶段风险权重的计算第26-28页
   ·招标设计阶段风险控制第28-29页
第5章 建造阶段的风险管理研究第29-38页
   ·运用系统动力理论研究住宅项目建造阶段风险第29页
     ·建模的目的第29页
     ·系统的边界确定及假设第29页
   ·建造阶段风险识别模型第29-33页
   ·建造阶段风险评价模型第33-36页
     ·建筑阶段存量流量图的主要方程及变量第34-36页
     ·得出评价结论第36页
   ·建造阶段的风险控制第36-38页
第6章 销售阶段风险管理研究第38-44页
   ·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后期销售阶段风险管理第38页
     ·建模的目的第38页
     ·系统边界确定及假设第38页
   ·销售阶段风险识别模型第38-41页
   ·销售阶段风险评价模型第41-43页
     ·模型主要方程及变量解释第41-42页
     ·得出评价结论第42-43页
   ·销售阶段的风险控制第43-44页
第7章 实证分析第44-57页
 项目概况第44页
   ·L 住宅项目前期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第44-47页
     ·项目前期阶段基本情况第44-45页
     ·前期决策阶段风险评价第45-47页
     ·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控制第47页
   ·L住宅项目招标设计阶段风险管理研究第47-50页
     ·招标设计阶段基本情况第47-48页
     ·招标设计阶段风险评价第48-49页
     ·设计招标阶段风险控制第49-50页
   ·L住宅项目建造阶段的风险管理研究第50-54页
     ·L住宅项目建造阶段的基本情况第50页
     ·建造阶段风险识别和评价第50-54页
     ·L项目建造阶段的风险控制第54页
   ·L项目销售阶段风险管理第54-57页
     ·L项目销售阶段基本情况第54-55页
     ·L项目销售阶段的风险识别和评价第55-56页
     ·L项目销售阶段的风险控制点研究第56-57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主要结论第57页
   ·课题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方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土壤氮化物淋溶规律研究
下一篇:基于GEP多基因族编码的复杂网络社团划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