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及其在现代中国的探索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7-9页 |
(一) 国外研究状况 | 第7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第7-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方法、文章结构和创新之处 | 第9-1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二) 文章结构 | 第10-11页 |
(三) 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人的尊严思想的的历史沿革 | 第12-20页 |
第一节 西方传统思想中人的尊严思想的历史沿革 | 第12-15页 |
一、古希腊时期人的尊严思想 | 第12-13页 |
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下的人的尊严思想 | 第13-14页 |
三、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尊严思想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想中人的尊严思想的历史沿革 | 第15-20页 |
一、儒家思想中人的尊严思想 | 第15-18页 |
二、道家思想中人的尊严思想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尊严思想 | 第20-30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内涵 | 第20-24页 |
一、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20页 |
二、马克思人的尊严的思想的含义 | 第20-22页 |
三、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基本维度 | 第24-30页 |
一、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历史维度 | 第24-26页 |
二、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社会维度 | 第26-27页 |
三、马克思人的尊严思想的阶级维度 | 第27-30页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尊严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30-40页 |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人的尊严思想 | 第30-32页 |
一、毛泽东关于人的尊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30页 |
二、毛泽东关于人的尊严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人的尊严思想 | 第32-35页 |
一、邓小平关于人的尊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32-33页 |
二、邓小平关于人的尊严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江泽民关于人的尊严思想 | 第35-37页 |
一、江泽民关于人的尊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35页 |
二、江泽民关于人的尊严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5-37页 |
第四节 胡锦涛关于人的尊严思想 | 第37-40页 |
一、胡锦涛关于人的尊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37页 |
二、胡锦涛关于人的尊严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