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章 诗的地位作用 | 第9-22页 |
第一节 诗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 | 第9-12页 |
一、礼乐文明的思想背景 | 第9-10页 |
二、诗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 | 第10-12页 |
第二节 诗的作用 | 第12-22页 |
一、礼用功能 | 第13-15页 |
二、人格培养功能 | 第15-22页 |
第二章 诗的结构要素 | 第22-29页 |
第一节 文质彬彬 | 第22-26页 |
一、绘事后素 | 第22-23页 |
二、文质彬彬 | 第23-26页 |
第二节 辞,达而已矣 | 第26-29页 |
第三章 诗的评价标准 | 第29-37页 |
第一节 思无邪 | 第29-32页 |
一、思无邪 | 第29-31页 |
二、思无邪在后世的影响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中庸 | 第32-37页 |
一、情感表达尺度 | 第32-34页 |
二、中庸在后世的发展 | 第34-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个人简历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