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绪论 | 第7-18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7-9页 |
| ·论文背景 | 第7-8页 |
| ·论文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 ·煤自燃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工作面岩层运动规律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复采工作面顶板控制技术应用现状 | 第12页 |
| ·煤自燃预报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防灭火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关键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2 余煤复采自然发火特点 | 第18-26页 |
| ·白皎煤矿概况 | 第18-20页 |
| ·2024复采工作面概况 | 第18-20页 |
| ·采煤工艺 | 第20页 |
| ·采空区余煤的成因 | 第20-21页 |
| ·复采的介绍 | 第21-23页 |
| ·复采自燃的一般特点 | 第23-24页 |
| ·2024复采工作面自然发火防治的重点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2024复采工作面岩层运动规律物理模拟研究 | 第26-42页 |
| ·模拟实验研究的内容 | 第26页 |
| ·相似模拟实验设计与铺装 | 第26-29页 |
| ·相似模拟原理 | 第26页 |
| ·相似模拟实验设计 | 第26-28页 |
| ·实验装置的铺装过程 | 第28-29页 |
| ·相似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40页 |
| ·围岩损伤与变形的声发射特征 | 第29-33页 |
| ·覆岩移动特征及规律 | 第33-35页 |
| ·钻孔窥视分析 | 第35-38页 |
| ·矿压显现特征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4 余煤复采工作面顶板控制技术研究 | 第42-53页 |
| ·复采再生顶板分类 | 第42-43页 |
| ·余煤复采工作面顶板结构分析 | 第43页 |
| ·化学注浆加固 2024 工作面顶板技术 | 第43-48页 |
| ·加固方案的选择 | 第43-44页 |
| ·化学注浆加固设计 | 第44-47页 |
| ·注浆效果分析 | 第47-48页 |
| ·余煤复采工作面采场顶板支护设计 | 第48-50页 |
| ·综采支架选型原则 | 第48页 |
| ·支护强度计算 | 第48-50页 |
| ·复合顶板管理工艺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5 余煤复采自燃综合防治技术及应用研究 | 第53-69页 |
| ·井下移动式灌浆注胶防灭火技术和液态 CO_2 灭火技术 | 第53-57页 |
| ·胶体防灭火技术特色 | 第53-54页 |
| ·注胶系统及注胶工艺 | 第54-56页 |
| ·液态 CO_2 防灭火工艺 | 第56-57页 |
| ·白皎煤矿2024工作面综合预防煤自燃措施与应用 | 第57-58页 |
| ·工作面超前监测措施 | 第57页 |
| ·工作面防灭火技术措施 | 第57-58页 |
| ·停采撤架期间 CO 异常 | 第58-68页 |
| ·出现 CO 异常的原因 | 第59页 |
| ·处理措施 | 第59-62页 |
| ·效果分析 | 第62-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6 结论 | 第69-71页 |
|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附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