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线路单元测控装置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 第7-8页 |
| ·变电站综自系统的结构 | 第8-10页 |
| ·测控装置在变电站综自系统中的作用 | 第10-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线路测控装置的结构及原理 | 第12-25页 |
| ·测控装置的功能 | 第12-13页 |
| ·现场测控信息 | 第12页 |
| ·测控装置的功能 | 第12-13页 |
| ·线路测控装置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 ·线路测控装置结构 | 第14-15页 |
| ·测控装置的人机接口 | 第15-16页 |
| ·线路测控装置端子与接线 | 第16-23页 |
| ·主要技术数据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25-54页 |
| ·软件开发的目标和原则 | 第25-26页 |
| ·软件部件技术 | 第26-30页 |
| ·概述 | 第26页 |
| ·部件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 ·部件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27-30页 |
| ·面向部件分析与设计建模方法 | 第30-36页 |
| ·面向部件分析过程 | 第30-31页 |
| ·面向部件设计过程 | 第31页 |
| ·基本控制结构的表达 | 第31-33页 |
| ·软件开发系统模型 | 第33-36页 |
| ·软件体系结构 | 第36-38页 |
| ·软件体系结构与部件的关系 | 第36-37页 |
| ·总线型软件体系结构 | 第37-38页 |
| ·软件设计 | 第38-40页 |
| ·建立设计模型 | 第38-40页 |
| ·部件设计 | 第40页 |
| ·用户界面设计 | 第40-47页 |
| ·基本要求 | 第40页 |
| ·功能需求 | 第40页 |
| ·设计过程和原则 | 第40-41页 |
| ·开机屏幕及主菜单 | 第41-42页 |
| ·快捷键显示 | 第42-45页 |
| ·基本遥测量显示界面 | 第42-43页 |
| ·开关量状态显示界面 | 第43-44页 |
| ·脉冲计数值显示界面 | 第44页 |
| ·事件顺序记录SOE显示界面 | 第44-45页 |
| ·功率数据显示界面 | 第45页 |
| ·自诊断结果显示界面 | 第45页 |
| ·清脉冲计数界面 | 第45-46页 |
| ·参数设置界面 | 第46页 |
| ·调校界面 | 第46-47页 |
| ·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47-54页 |
| ·C语言 | 第47页 |
| ·编程风格 | 第47-48页 |
| ·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步骤 | 第48页 |
| ·主要程序框图 | 第48-54页 |
| 第四章 交流采样的算法探讨 | 第54-68页 |
| ·模拟量的采集与处理 | 第54-55页 |
| ·模拟量的算法 | 第55-68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 | 第56-60页 |
| ·谐波计算及滤波算法 | 第60-63页 |
| ·傅氏算法的补偿 | 第63-64页 |
| ·功率求取 | 第64-68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