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技术路线 | 第10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2 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理论回顾 | 第11-16页 |
·古典经济学的要素分配理论 | 第11-12页 |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 | 第12-13页 |
·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 第13-15页 |
·凯恩斯主义的分配理论 | 第15-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3 产业结构层面的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分析 | 第21-31页 |
·劳动收入占比的定义 | 第21页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 | 第21-23页 |
·产业结构层面的劳动收入占比的分解 | 第23页 |
·基于产业层面的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数理分析 | 第23-29页 |
·1978—2003 年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分解结果 | 第25-28页 |
·2004—2011 年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分解结果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4 中国部门内部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41页 |
·理论模型推导 | 第31-35页 |
·模型假设 | 第31-34页 |
·模型推导 | 第34-35页 |
·模型解读及经验分析 | 第35-39页 |
·实际劳动成本仍是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重要因素 | 第35-36页 |
·资本深化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 | 第36-37页 |
·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动受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 | 第37-38页 |
·劳动力市场的扭曲将降低劳动报酬份额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5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1-46页 |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 第41-42页 |
·计量过程 | 第42页 |
·计量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我国按贡献分配下合理的劳动收入占比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6-50页 |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政策建议 | 第46-50页 |
·继续推进经济市场化及金融改革 | 第46-47页 |
·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 | 第47页 |
·保护劳动者合理利益,促使劳动收入占比理性回归 | 第47-48页 |
·提高我国人力资本质量,培育核心技术及创新能力 | 第48页 |
·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4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