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肿瘤治疗现状 | 第8页 |
·肿瘤治疗现状 | 第8页 |
·肿瘤药物治疗现状 | 第8页 |
·人白细胞介素 24 | 第8-12页 |
·概述 | 第8-9页 |
·白介素 24 的生理作用 | 第9-11页 |
·IL-24 的作用机制 | 第11-12页 |
·IL-24 的临床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诱导 IL-24 的可溶性表达 | 第14-24页 |
·材料 | 第14-15页 |
·质粒和菌种 | 第14页 |
·培养基 | 第14页 |
·工具酶 | 第14-15页 |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15页 |
·方法 | 第15-20页 |
·质粒 pET21a(+)/IL-24 的扩增 | 第15-16页 |
·质粒 pET21a(+)/IL-24 的提取 | 第16页 |
·质粒 pET21a(+)/IL-24 的双酶切验证 | 第16页 |
·IL-24 的核苷酸序列验证 | 第16-17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至大肠杆菌 BL21 | 第17页 |
·IL-24 表达形式的确定 | 第17页 |
·IL-24 的可溶性表达 | 第17-20页 |
·结果 | 第20-22页 |
·质粒 pET21a(+)/IL-24 的双酶切验证及序列测定 | 第20页 |
·IL-24 表达形式的确定 | 第20-21页 |
·IL-24 的可溶性表达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IL-24 的表达与分离纯化 | 第24-35页 |
·材料 | 第24-26页 |
·工程菌株 | 第24页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相关试剂及配制 | 第25-26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29页 |
·种子液的准备 | 第26-27页 |
·发酵罐准备 | 第27页 |
·工程菌的发酵培养 | 第27页 |
·包涵体的获取 | 第27页 |
·包涵体的洗涤 | 第27-28页 |
·IL-24 的分离纯化 | 第28页 |
·IL-24 的 Western blot 鉴定 | 第28-29页 |
·IL-24 纯化过程回收率分析 | 第29页 |
·结果 | 第29-33页 |
·工程菌的发酵培养 | 第29-30页 |
·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30-32页 |
·目的蛋白的 Western blot 鉴定 | 第32-33页 |
·目的蛋白的纯化回收率 | 第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IL-24 的复性及活性研究 | 第35-48页 |
·材料 | 第35-36页 |
·蛋白样品 | 第35页 |
·细胞 | 第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5-36页 |
·方法 | 第36-41页 |
·IL-24 的复性 | 第36-39页 |
·B16 细胞的培养 | 第39页 |
·多种复性方案 IL-24 的活性比较 | 第39-40页 |
·A549 细胞的培养 | 第40页 |
·HepG-2 细胞的培养 | 第40页 |
·HeLa 细胞的培养 | 第40页 |
·MCF-7 细胞的培养 | 第40页 |
·IL-24 敏感细胞株的筛选 | 第40页 |
·IL-24 对 B16 细胞的诱导凋亡检测 | 第40-41页 |
·IL-24 对 B16 细胞生长抑制可逆性的初步探究 | 第41页 |
·结果 | 第41-46页 |
·多种复性方案 IL-24 的活性比较 | 第41-43页 |
·IL-24 敏感细胞株的筛选 | 第43页 |
·IL-24 对 B16 细胞的诱导凋亡检测 | 第43-44页 |
·IL-24 对 B16 细胞生长抑制可逆性的初步探究 | 第44-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48页 |
·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