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方法探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关于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重点 | 第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论文框架与整体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文博馆展陈空间概述 | 第18-26页 |
·文博馆的定义与研究范畴 | 第18-20页 |
·展陈空间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特征 | 第21-26页 |
·展陈空间设计策划的整体性 | 第21-22页 |
·新媒体技术下的展陈语言 | 第22-23页 |
·“物本”与“人本”的统一性 | 第23-26页 |
第3章 文博馆展陈空间的特性 | 第26-33页 |
·展陈空间的系统性 | 第26-27页 |
·展陈空间的体验性 | 第27-28页 |
·展陈空间的技术性 | 第28-29页 |
·展陈空间的互动性 | 第29-31页 |
·展陈空间的文化性 | 第31-33页 |
第4章 文博馆展陈空间的形式表现 | 第33-69页 |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 第33-43页 |
·路径与情节的一致性 | 第33-37页 |
·文物组合陈列的艺术化 | 第37-39页 |
·辅助展具的主题表现 | 第39-41页 |
·图文版式的主题表现 | 第41-43页 |
·展陈空间的数字技术表现 | 第43-48页 |
·多通道环幕投影 | 第43-44页 |
·幻影成像技术 | 第44-45页 |
·电子翻书系统 | 第45-46页 |
·360度全息影像 | 第46-47页 |
·愉悦体验中领悟 | 第47-48页 |
·展陈空间氛围的营造 | 第48-69页 |
·空间形态的搭建 | 第48-53页 |
·光影效果的烘托 | 第53-58页 |
·视觉色彩的传达 | 第58-61页 |
·材质肌理的表现 | 第61-65页 |
·历史场景的再现 | 第65-69页 |
第5章 设计实践分析 | 第69-87页 |
·设计实践(一)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视觉陈列设计 | 第69-74页 |
·展陈空间的统一规划 | 第69-71页 |
·凝重氛围的艺术表现 | 第71-74页 |
·设计实践(二)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第74-87页 |
·空间分割 | 第74页 |
·参观动线设计 | 第74-76页 |
·氛围表达 | 第76-77页 |
·二维视觉 | 第77-78页 |
·材质结构 | 第78-85页 |
·新技术的应用 | 第85-86页 |
·设计总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对文博馆展陈空间设计的思考 | 第87-91页 |
·挖掘展品文化内涵 | 第87-88页 |
·向精神主导型转变 | 第88-91页 |
结语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