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LE模型在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报中的应用研究--以开县为例
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国外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土壤侵蚀量与单因子间关系的研究阶段 | 第13-14页 |
·土壤侵蚀物理过程模型研究阶段 | 第14-15页 |
·现代技术与土壤侵蚀物理模型相结合的研究阶段 | 第15-16页 |
·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USLE/RUSLE模型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 第17-18页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18-21页 |
第2章 研究目的、内容与研究区概况 | 第21-2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2-25页 |
·开县概况 | 第22-23页 |
·气侯特征 | 第23页 |
·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植物特征 | 第24页 |
·土壤特征 | 第24页 |
·土壤侵蚀 | 第24-25页 |
第3章 水蚀野外调查 | 第25-35页 |
·调查阶段 | 第25页 |
·室内准备阶段 | 第25-27页 |
·抽样方法 | 第25-27页 |
·资料准备 | 第27页 |
·野外调查阶段 | 第27-32页 |
·总体调查区域分区 | 第27页 |
·调查准备 | 第27-28页 |
·调查步骤 | 第28-30页 |
·调查图的勾绘 | 第30-31页 |
·调查数据录入 | 第31-32页 |
·室内数据分析阶段 | 第32-33页 |
·调查成果图的矢量化 | 第32-33页 |
·调查单元图流失量计算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CSLE模型因子提取与计算 | 第35-49页 |
·降雨侵蚀力因子(R值) | 第35-36页 |
·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 | 第36-38页 |
·土壤理化性质 | 第36页 |
·K值计算结果 | 第36-38页 |
·坡度坡长因子(LS因子) | 第38-45页 |
·DEM模型 | 第38-40页 |
·坡度提取结果 | 第40-42页 |
·坡长提取结果 | 第42-43页 |
·LS因子 | 第43-45页 |
·措施因子(B、E、T值)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水土流失分布规律 | 第49-59页 |
·水土流失 | 第49-51页 |
·水土流失强度分级 | 第49页 |
·水土流失面积与强度 | 第49-50页 |
·水土流失分布规律 | 第50-51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51-52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51-52页 |
·土地利用现状对水力侵蚀分布的影响 | 第52页 |
·CSLE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52-53页 |
·对比分析 | 第52-53页 |
·适应性评价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附表 | 第55-59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建议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数据附图 | 第69-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与科研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