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5页 |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关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矛盾与社会矛盾形态 | 第11-13页 |
2、关于社会矛盾形态及其政治后果相互关系的研究 | 第13-16页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第16-18页 |
1、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研究路径 | 第17-18页 |
(四) 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1、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 | 第18-19页 |
2、政治稳定 | 第19-20页 |
(五) 研究的村庄 | 第20-25页 |
1、昔日“起义村” | 第20-23页 |
2、今日“起义村”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行为层面:土地征用中的“大暴动” | 第25-33页 |
(一) “官员”征地初期的喜悦 | 第25-26页 |
(二) “土豪霸地”后期的群愤及“大暴动” | 第26-30页 |
(三) “大暴动”戛然而止后的多方反思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心理层面:“好政策”背后的心理落差 | 第33-42页 |
(一) 从“好政策”到“骗自己”的话语转变 | 第33-36页 |
(二) “不敢相信”的政策负连带效应 | 第36-39页 |
(三) “靠自己”谋生的政策启示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思想层面:希望渺茫的维权之路 | 第42-52页 |
(一) 无意发现的林地财富 | 第42-44页 |
(二) “谁参谁得”的维权之路 | 第44-47页 |
(三) 等待“好官”的艰难困境 | 第47-52页 |
第五章 社会矛盾整体上的分化与消解 | 第52-69页 |
(一) 矛盾外部化:“外出”浪潮的冲击 | 第52-59页 |
1、“当啥别当农民”:村庄外出务工浪潮的裹挟 | 第52-55页 |
2、“外出”效应:“人心变了”与“过好自己”的定位 | 第55-56页 |
3、村民对政治的疏离 | 第56-59页 |
(二) 村民分散化:“找钱”思维下的多角色转化 | 第59-62页 |
1、“万金油”型的农民 | 第59-60页 |
2、“单打独斗”下的“难抱团”局面 | 第60-62页 |
(三) 矛盾消解:“层级式”维稳压力下的“软着陆” | 第62-69页 |
1、村委维稳:“劝”与“忍”的双修 | 第63-66页 |
2、乡镇维稳:“推”与“缓”的共施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矛盾消退与政治稳定 | 第69-76页 |
(一) 矛盾转化:从对抗性到非对抗性 | 第69-72页 |
(二) 社会分化、利益分化与矛盾消解 | 第72-74页 |
(三) 小结:走向政治稳定的村庄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一) 档案资料 | 第76页 |
(二) 专著 | 第76-79页 |
(三) 论文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89页 |
附录一:今日“起义村”村貌图景 | 第81-82页 |
附录二:问卷内容 | 第82-84页 |
附录三:桂平市人民政府处理决定书 | 第84-88页 |
附录四:金田村淮山种植情况简介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