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社区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 第10-14页 |
(一) 社区 | 第10-11页 |
(二) 社区管理 | 第11页 |
(三) 社区管理体制 | 第11-12页 |
(四) 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二、乌海市海勃湾区社区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4-22页 |
(一) 社区的构成与分布情况 | 第14页 |
(二) 社区现行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第14-18页 |
1. 推进实施“区域化组织、网格化管理、多元化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新机制 | 第14-15页 |
2. 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模式,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创新 | 第15-16页 |
3. 实行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建立“信访代理制”,实现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创新 | 第16页 |
4. 打造平安街道,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新 | 第16-17页 |
5. 丰富文化生活,全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实现文化建设创新 | 第17页 |
6. 扎实推进老旧小区居民自治工作,实现准物业管理模式创新 | 第17-18页 |
(三) 乌海市海勃湾区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 街道职能职责方面 | 第18页 |
2. 社区职能职责方面 | 第18-19页 |
3. 管理运行体制方面 | 第19页 |
4. 阵地建设方面 | 第19页 |
(四) 影响社区管理功能的体制机制原因分析 | 第19-22页 |
1. 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较为严重 | 第19-20页 |
2. 社区居民参与自治管理意识不强 | 第20页 |
3. 行政包办、长官意志问题还长期存在,社区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比较虚弱 | 第20-21页 |
4. 社区管理手段滞后于社区建设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 第21页 |
5. 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对实现高效有序的社区管理造成了隐忧 | 第21-22页 |
三、国内外发达地区社区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 第22-27页 |
(一) 自治型社区管理体制:以沈阳市社区管理模式为例 | 第22-24页 |
(二) 混合型社区管理体制: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 | 第24-25页 |
(三) 国内外社区管理体制模式 | 第25-26页 |
(四) 国内外发达地区社区管理体制经验的启示 | 第26-27页 |
四、乌海市海勃湾区社区管理体制的模式选择及对策途径 | 第27-32页 |
(一) 模式选择 | 第27页 |
(二) 改革思路 | 第27页 |
(三) 对策途径 | 第27-32页 |
1. 完善社区建设领导体制,构建政府管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管理机制 | 第27-28页 |
2. 完善社区组织,改革创新社区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 | 第28-29页 |
3. 加强社区建设特色创新,扩大社区工作承载体 | 第29-30页 |
4. 加大社区投入力度,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 第30-31页 |
5. 全面落实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