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带穿层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引言 | 第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结构抗震设计分析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带穿层柱结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与基本理论 | 第22-44页 |
·概述 | 第22页 |
·静力法 | 第22-23页 |
·反应谱法 | 第23-27页 |
·底部剪力法 | 第23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23-24页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理论 | 第24-26页 |
·抗震设计反应谱与地震影响系数 | 第26-27页 |
·时程分析法 | 第27-33页 |
·概述 | 第27-28页 |
·动力方程 | 第28-30页 |
·恢复力模型 | 第30-31页 |
·地震波选取 | 第31-32页 |
·时程分析优缺点 | 第32-33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33-42页 |
·概述 | 第33-34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基本假定 | 第34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基本原理 | 第34-39页 |
·水平荷载加载模式 | 第39-40页 |
·推覆分析实施步骤 | 第40-41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工程实例的弹性分析 | 第44-54页 |
·工程概况 | 第44-46页 |
·超限情况及结构特点 | 第45页 |
·工程性能设计目标 | 第45-46页 |
·结构弹性分析 | 第46-53页 |
·振型分析 | 第46-47页 |
·弹性反应谱分析 | 第47-50页 |
·弹性时程分析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工程实例的弹塑性分析 | 第54-78页 |
·本文选用计算软件简介 | 第54-55页 |
·软件简介 | 第54页 |
·软件对比 | 第54页 |
·单元模型选取 | 第54-55页 |
·罕遇地震下的简化弹塑性分析 | 第55-56页 |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56-66页 |
·主要输入参数 | 第56-57页 |
·材料本构关系选取 | 第57-59页 |
·塑性铰破坏准则 | 第59-60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0-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66-73页 |
·地震波 | 第66-67页 |
·材料本构关系选取 | 第67-68页 |
·塑性铰破坏准则 | 第68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8-73页 |
·结论 | 第73页 |
·穿层柱弹塑性分析 | 第73-76页 |
·穿层柱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73-75页 |
·穿层柱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的加层改造抗震分析 | 第78-84页 |
·弹性阶段分析结果及对比 | 第78-80页 |
·弹塑性阶段分析结果及对比 | 第80-82页 |
·整体性能分析及对比 | 第80-81页 |
·构件性能分析及对比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页 |
·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