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煤矿及后备区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概述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矿井地质概况 | 第14-24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15页 |
·区域地层概述 | 第14页 |
·区域构造 | 第14-15页 |
·井田地质概况 | 第15-24页 |
·煤系地层 | 第16-17页 |
·煤质 | 第17-18页 |
·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 第18-24页 |
3 潞安矿区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特征 | 第24-36页 |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及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 第24-31页 |
·区域地质构造控制特征 | 第24-26页 |
·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背景 | 第26-27页 |
·沁水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第27-30页 |
·沁水盆地构造演化 | 第27-29页 |
·构造演化对煤储层的控制分析 | 第29-30页 |
·晋获断裂带构造演化特征 | 第30-31页 |
·潞安矿区构造演化及瓦斯控制特征 | 第31-36页 |
·潞安矿区构造分布特征 | 第31-32页 |
·潞安矿区构造演化及控制特征 | 第32-34页 |
·潞安矿区瓦斯地质规律 | 第34-36页 |
4 井田瓦斯地质规律 | 第36-48页 |
·井田概况 | 第36-37页 |
·井田井型、交通、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 第36页 |
·瓦斯 | 第36-37页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37页 |
·矿井瓦斯赋存控制特征 | 第37-48页 |
·煤层瓦斯风化带 | 第38-40页 |
·瓦斯风化带划分的意义和划分方案 | 第38-39页 |
·煤层瓦斯风化带划分 | 第39-40页 |
·断层、褶曲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40-41页 |
·煤层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41-43页 |
·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43-45页 |
·煤层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45-46页 |
·水文地质条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 第46-48页 |
5 瓦斯含量及涌出量的预测 | 第48-56页 |
·瓦斯含量主控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48-53页 |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介绍 | 第48-49页 |
·瓦斯含量的影响因素的选取与分析 | 第49-50页 |
·瓦斯含量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0-53页 |
·瓦斯含量及瓦斯涌出量的预测 | 第53-56页 |
·瓦斯含量预测 | 第53页 |
·瓦斯涌出量预测 | 第53-56页 |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 | 第54页 |
·后备区+540 水平瓦斯涌出量预测 | 第54-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62页 |
学术论文数据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