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新型五配位焦螺磷烷酯的合成及反应机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五配位磷化合物(磷烷)的手性问题第10-11页
     ·磷原子的结构特征第10页
     ·磷烷的空间构型第10-11页
     ·立体化学中手性研究的意义第11页
   ·五配位磷化合物(磷烷)的化学性质第11-14页
     ·氨基酸氢膦烷第11-12页
     ·氢膦烷的类Atherton-Todd反应第12-14页
   ·焦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14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14-17页
第二章 非天然氨基酸氢膦烷的合成、分离及结构表征第17-22页
   ·实验部分第17-19页
     ·仪器与试剂第17页
     ·非天然氨基酸氢膦烷的合成第17-18页
     ·非天然氨基酸氢膦烷的分离第18-19页
   ·非天然氨基酸氢膦烷的结构表征第19-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双缬氨酸氢膦烷合成焦螺磷烷酯的反应研究第22-36页
   ·实验部分第22-23页
     ·仪器与试剂第22-23页
     ·双分子氨基酸氢膦烷生成焦螺磷烷酯的反应第23页
   ·结果与讨论第23-34页
     ·反应条件对双缬氨酸氢膦烷合成焦螺磷烷酯反应的影响第23-25页
       ·反应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第24页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24-25页
       ·卤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第25页
     ·焦螺膦烷酯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表征第25-26页
     ·探究反应机理第26-30页
       ·探究双分子缬氨酸氢膦烷生成焦螺磷烷酯的反应路径第26-27页
       ·推测反应机理第27-28页
       ·L-双缬氨酸P-Cl中间体(△构型)的晶体数据第28-30页
     ·L-双缬氨酸焦螺磷烷酯(∧-∧构型)的晶体数据第30-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双苯丙氨酸氢膦烷合成焦螺磷烷酯的反应研究第36-47页
   ·实验部分第36-37页
     ·双分子氨基酸氢膦烷合成焦螺磷烷酯的反应第36-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5页
     ·反应条件对双苯丙氨酸氢膦烷合成焦螺磷烷酯反应的影响第37-39页
         ·反应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7页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37-38页
       ·卤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8页
       ·缚酸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8页
       ·钯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8-39页
     ·焦螺磷烷酯的分离与结构表征第39-43页
     ·探究反应机理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新型焦螺磷烷酯的构型确定与其波谱性质的研究第47-61页
   ·五配位磷化合物的~3J_(H-C-N-P)的理论分析与磷原子构型的确定第48-56页
   ·焦螺磷烷酯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第56-60页
     ·实验部分第56页
       ·试剂及样品制备第56页
       ·ESI-MS及ESI-MS/MS质谱分析条件第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0页
       ·化合物质谱碎片数据第56-57页
       ·化合物[M+Na]~+离子的ESI-MSn多级质谱解析第57-58页
       ·化合物[M+Na]~+离子的ESI-MS~n多级质谱裂解途径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部分化合物附图第66-73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性双咪唑啉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Friedel-Crafts反应中的应用
下一篇:Lancifodilactone F的全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