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章 城市形象与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 | 第18-32页 |
·城市形象的认知 | 第18-23页 |
·城市形象的概念 | 第18-20页 |
·城市形象的审美功能 | 第20-22页 |
·城市形象发展的战略意义 | 第22-23页 |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概念及建构 | 第23-25页 |
·城市理念识别 | 第23-24页 |
·城市行为识别 | 第24-25页 |
·城市视觉识别 | 第25页 |
·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 | 第25-32页 |
·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构建的意义 | 第26页 |
·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构成 | 第26-32页 |
第二章 苏州城市文脉与形象识别 | 第32-40页 |
·苏州城市形象建设与形成背景分析 | 第32-36页 |
·苏州城市形成的地理特点 | 第32-33页 |
·苏州城市形象形成的历史文脉 | 第33-34页 |
·苏州城市文化特色 | 第34-36页 |
·苏州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36-40页 |
·苏州城市形象理念识别 | 第36-37页 |
·苏州城市形象行为识别 | 第37-39页 |
·苏州城市形象视觉识别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苏州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调研与分析 | 第40-72页 |
·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城市色彩 | 第40-44页 |
·古城区——黑、白、灰主导的水墨江南 | 第40-43页 |
·新城区——多姿多彩的现代城市色彩 | 第43-44页 |
·存在争议并有待整合推广的苏州城市标志 | 第44-48页 |
·各具特色的公共交通系统 | 第48-56页 |
·苏州公交车和公交站台视觉识别设计分析 | 第48-52页 |
·苏州轨道交通视觉识别设计研究 | 第52-54页 |
·苏州出租车视觉识别设计研究 | 第54-55页 |
·苏州人力三轮车视觉识别设计研究 | 第55页 |
·苏州公用自行车视觉识别设计研究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页 |
·苏州城市公共设施视觉识别设计研究 | 第56-63页 |
·与城市环境相映衬的照明设施 | 第57-58页 |
·注重传统元素的公共卫生设施类 | 第58-60页 |
·注重文化特征的城市指示系统 | 第60-61页 |
·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公共座椅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苏州市户广告设计研究 | 第63-66页 |
·城市商业街 | 第64-65页 |
·购物商场 | 第65页 |
·店铺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页 |
·苏州市城市雕塑设计研究 | 第66-72页 |
第四章 苏州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思考与对策 | 第72-85页 |
·苏州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72-74页 |
·尊重历史传承文脉的设计理念 | 第72-73页 |
·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应该体现城市精神 | 第73页 |
·尊重自然 | 第73-74页 |
·苏州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优化 | 第74-77页 |
·苏州城市色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74-75页 |
·整体对策 | 第75-76页 |
·根据苏州市自然景现状规划城市色彩 | 第76页 |
·根据苏州传统文化规划城市色彩 | 第76页 |
·根据苏州城市发展设计城市色彩 | 第76-77页 |
·多角度设计城市标志 | 第77-78页 |
·准确把握城市性质定位体现城市个性 | 第78页 |
·采用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标志色彩 | 第78页 |
·完善城市形象视觉识别设计的基础系统 | 第78-79页 |
·完善苏州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视觉识别设计 | 第79-81页 |
·加强公交车车身色彩和图案设计的规范性与文化性 | 第79-80页 |
·发挥地域特色,展示艺术内涵 | 第80-81页 |
·注重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 第81-82页 |
·适度控制和规范城市户外广告 | 第82-83页 |
·城市雕塑设计的完善与优化 | 第83-84页 |
·建立建全城市形象管理机制 | 第84-85页 |
结语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91-92页 |
附录 | 第9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