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路由器队列调度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2-18页 |
·IPv6过渡介绍 | 第12-13页 |
·过渡方案介绍 | 第13-16页 |
·双栈技术 | 第13页 |
·隧道穿越技术 | 第13-15页 |
·地址转换技术 | 第15-16页 |
·过渡路由器设计目标 | 第16-18页 |
第3章 过渡路由器相关技术介绍 | 第18-24页 |
·过渡路由器功能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以太网高速光纤接入 | 第18页 |
·IP包的接收发送 | 第18页 |
·IP包路由功能 | 第18-19页 |
·IP包的协议转换 | 第19页 |
·IP包的分片功能 | 第19页 |
·TCAM简介 | 第19-21页 |
·TCAM功能介绍 | 第19-20页 |
·多应用扩展设计 | 第20-21页 |
·状态机的应用 | 第21-24页 |
·状态机的优越性 | 第21页 |
·状态机的分类 | 第21-22页 |
·状态机的设计 | 第22-24页 |
第4章 过渡路由器数据链路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24-38页 |
·过渡路由器的系统结构 | 第24-25页 |
·IXF1104芯片简介 | 第25-26页 |
·以太网帧收发模块设计 | 第26-38页 |
·MAC帧接收模块 | 第27-29页 |
·MAC帧分类模块 | 第29-30页 |
·IP包发送模块 | 第30-31页 |
·IP包接收模块 | 第31页 |
·下一跳地址提取模块 | 第31-32页 |
·MAC帧组装模块 | 第32-33页 |
·MAC地址查找模块 | 第33-36页 |
·CPU接口控制模块 | 第36-38页 |
第5章 过渡路由器网络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63页 |
·IP包查表模块设计 | 第38-49页 |
·内部功能模块设计 | 第38-40页 |
·IP报文格式转换模块 | 第40-41页 |
·IP校验和验证模块 | 第41-42页 |
·隧道去封装模块 | 第42页 |
·IP报头信息提取弄模块 | 第42-43页 |
·CAM查表模块 | 第43-48页 |
·查表结果分析模块 | 第48-49页 |
·IP包输出接口模块 | 第49页 |
·包处理模块设计 | 第49-60页 |
·总体功能描述 | 第49-50页 |
·IP包接收模块 | 第50-51页 |
·普通转发模块 | 第51-53页 |
·IPv4隧道封装模块 | 第53-54页 |
·IPv6隧道封装模块 | 第54-56页 |
·Net6to4模块 | 第56-58页 |
·Net4to6模块 | 第58-59页 |
·IP包发送模块 | 第59-60页 |
·IP包分片模块 | 第60-63页 |
·模块设计思想 | 第60页 |
·模块功能设计 | 第60-61页 |
·IPv4报文分片详解 | 第61页 |
·IPv6报文分片详解 | 第61-63页 |
第6章 高速流水队列的改进方案 | 第63-70页 |
·细化流水线提高TCAM查找速度 | 第63-64页 |
·利用HASH查找来完成MAC地址的查找 | 第64-66页 |
·MAC表项方案设计 | 第64-65页 |
·Hash原理 | 第65页 |
·查找过程 | 第65-66页 |
·二维路由 | 第66-68页 |
·转发流水线的性能 | 第68-70页 |
·转发吞吐率 | 第68-69页 |
·队列管理改进 | 第69-70页 |
第7章 系统测试 | 第70-78页 |
·测试环境 | 第70-71页 |
·功能测试以及结果 | 第71-75页 |
·普通IPv4 IPv6转发测试 | 第71-72页 |
·IPv6隧道测试 | 第72-74页 |
·NAT64功能测试 | 第74-75页 |
·转发性能测试 | 第75-77页 |
·测试总结 | 第77-78页 |
第8章 结束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