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理论价值 | 第7-8页 |
·现实意义 | 第8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8-9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1-17页 |
·DEA方法的有关概念解释 | 第11-12页 |
·决策单元的解释 | 第11页 |
·生产可能集 | 第11-12页 |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 | 第12-14页 |
·评价综合效率的C~2R模型 | 第12-13页 |
·评价纯技术效率的BC~2模型 | 第13-14页 |
·DEA有效性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 | 第14-15页 |
·DEA有效性的经济含义 | 第15页 |
·DEA方法的投影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基于面板数据DEA的中国煤炭企业效率评价分析 | 第17-31页 |
·决策单元的选取 | 第17页 |
·构建中国煤炭企业的指标体系 | 第17-18页 |
·构建中国煤炭企业基于面板数据的DEA模型 | 第18-2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0-28页 |
·中国煤炭企业综合效率分析 | 第20-24页 |
·中国煤炭企业纯技术效率分析 | 第24-28页 |
·投影分析 | 第28-31页 |
第四章 中国煤炭企业对煤炭行业效率贡献的研究 | 第31-41页 |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的选取 | 第31页 |
·煤炭企业对行业效率贡献的模型 | 第31-33页 |
·贡献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33-41页 |
·综合效率贡献值的分析 | 第33-37页 |
·中国煤炭企业纯技术效率贡献值的分析 | 第37-4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1 | 第47-48页 |
附录2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