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催化剂及分类 | 第10-12页 |
| ·催化剂的定义 | 第10页 |
| ·催化理论发展简史 | 第10-11页 |
| ·催化剂的分类 | 第11-12页 |
| ·加氢催化剂 | 第12-14页 |
| ·镍系催化剂 | 第12-13页 |
| ·铜基催化剂 | 第13页 |
| ·钴催化剂 | 第13页 |
| ·铂系催化剂 | 第13-14页 |
| ·钯基催化剂 | 第14页 |
| ·其他加氢催化剂 | 第14页 |
| ·铜基催化剂的应用及研究 | 第14-18页 |
| ·甘油催化加氢 | 第15-16页 |
| ·酯加氢反应 | 第16页 |
| ·醛酮加氢 | 第16-17页 |
| ·CO、CO2加氢 | 第17页 |
| ·铜基催化剂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17-18页 |
| ·程序升温技术 | 第18-20页 |
| ·程序升温技术简介 | 第18页 |
| ·程序升温技术的应用 | 第18-2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28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2-23页 |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2-23页 |
| ·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 | 第23页 |
|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 第23页 |
| ·程序升温还原/氧化(TPR/TPO)表征 | 第23-26页 |
| ·TPR/TPO 技术简介 | 第23-24页 |
| ·TPR/TPO 实验流程简介 | 第24-25页 |
| ·催化剂装填方式及热电偶位置对 TPR 谱图的影响 | 第25-26页 |
| ·X 射线衍射(XRD)表征 | 第26-27页 |
| ·透射电镜(TEM)表征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28-44页 |
| ·助剂种类的影响 | 第29-37页 |
| ·TPR 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29-30页 |
| ·XRD 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 ·TEM 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 ·TPR-TPO 循环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 ·助剂含量的影响 | 第37-44页 |
| ·助剂 Ni 含量的影响 | 第37-41页 |
| ·助剂 Zn 含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 ·助剂 Co 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 ·催化剂的 TPR 表征分析 | 第44-46页 |
| ·TPR 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44页 |
| ·XRD 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44-45页 |
| ·TEM 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45-46页 |
| ·催化剂的 TPO 表征分析 | 第46-47页 |
| ·催化剂 TPR-TPO 循环研究 | 第47-52页 |
| ·CuO/SiO2催化剂的 TPR-TPO 循环研究 | 第47-48页 |
| ·CuO-NiO/SiO2催化剂的 TPR-TPO 循环研究 | 第48-49页 |
| ·CuO-ZnO/SiO2催化剂的 TPR-TPO 循环研究 | 第49-5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2页 |
| ·建议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