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核酸适配体及其生物传感应用 | 第11-18页 |
·荧光光谱法 | 第12-14页 |
·比色法 | 第14-17页 |
·电化学法 | 第17-18页 |
·脱氧核酶及其生物传感应用 | 第18页 |
·氧化石墨烯及其生物传感应用 | 第18-20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利用 DNA 探针和噻唑橙检测银离子 | 第21-27页 |
摘要 | 第21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仪器 | 第22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2页 |
·TO 浓度的优化 | 第22页 |
·银离子的检测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6页 |
·银离子检测传感器的原理 | 第23-24页 |
·TO 浓度的优化 | 第24-25页 |
·银离子检测的动力学研究 | 第25页 |
·灵敏度和选择性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铅离子引发的核酸外切酶辅助 DNA 循环的高灵敏度检测铅离子 | 第27-34页 |
摘要 | 第27页 |
·前言 | 第27-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28页 |
·荧光信号的检测 | 第28-29页 |
·基于 8-17 脱氧核酶和底物检测 Pb2+ | 第29页 |
·基于核酸外切酶辅助 DNA 循环检测 DNA | 第29页 |
·基于铅离子引发的核酸外切酶辅助 DNA 循环检测铅离子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基于 8-17 脱氧核酶检测 Pb2+的检测限 | 第29-30页 |
·用核酸外切酶辅助 DNA 循环检测 DNA | 第30-31页 |
·基于铅离子引发的核酸外切酶辅助 DNA 循环检测铅离子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信号放大探针用于癌症标记物的高灵敏检测 | 第34-42页 |
摘要 | 第34页 |
·前言 | 第34-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GO-蛋白复合体的组装 | 第36-37页 |
·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量 | 第37页 |
·圆二色谱的测量 | 第37页 |
·GO 信号探针用于 AFP 的检测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GO-HRP 复合物的组装和结构 | 第38-39页 |
·表征 | 第39-40页 |
·anti-IgG-GO-HRP 复合探针的组装和结构 | 第40-41页 |
·癌症标志物的模型传感平台 | 第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基于 G-四面体和 GO 的荧光法检测铅离子 | 第42-46页 |
摘要 | 第42页 |
·引言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2-43页 |
·仪器 | 第43页 |
·DNA 浓度的选择 | 第43页 |
·GO 浓度的选择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