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主要符号和缩略语 | 第10-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聚合物电解质(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SPEs)简介 | 第15-17页 |
·非晶区导电机理的研究 | 第16-17页 |
·结晶区导电机理的研究 | 第17页 |
·固体核磁共振(Solid-State NMR)简介 | 第17-19页 |
·高分辨固体NMR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高分辨固体NMR对聚合物相结构的研究 | 第19页 |
·高分辨固体NMR对链段动力学的研究 | 第19-20页 |
·本工作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几种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方法介绍 | 第24-39页 |
·魔角旋转(Magic Angle Spinning,MAS) | 第24-26页 |
·魔角旋转理论介绍 | 第24-25页 |
·旋转边带(Sidebands) | 第25-26页 |
·转速的影响 | 第26页 |
·高功率去耦(High Power Decoupling) | 第26-27页 |
·交叉极化(Cross Polarization,CP) | 第27-31页 |
·交叉极化的原理 | 第28-30页 |
·交叉极化的动力学 | 第30-31页 |
·交叉极化的定量问题 | 第31页 |
·两维交换核磁共振(2D-Exchange NMR) | 第31-33页 |
·几种NMR实验的脉冲序列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聚氧化乙烯/三氟甲基磺酸锂体系结晶区信号归属 | 第3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样品制备 | 第39-40页 |
·固体NMR实验 | 第40页 |
·XRD实验 | 第40-41页 |
·PEO_3/LiCF_3SO_3复合物结晶区信号归属 | 第41-46页 |
·PEO_3/LiCF_3SO_3复合物的单脉冲激发谱图 | 第41-42页 |
·PEO_3:LiCF_3SO_3复合物结晶的信号归属 | 第42-46页 |
·PEO_3/LiCF_3SO_3复合物结晶区信号的弛豫时间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第四章 聚氧化乙烯/三氟甲基磺酸锂体系的相结构 | 第50-60页 |
·样品制备 | 第50-51页 |
·EO:Li摩尔投料比对PEO_n/LiCF_3SO_3复合物结晶结构的影响 | 第51-54页 |
·EO:Li摩尔投料比对PEO_n/LiCF_3SO_3复合物非晶区组成结构的影响 | 第54-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聚氧化乙烯/三氟甲基磺酸锂体系的链段运动 | 第60-88页 |
·样品制备 | 第60-61页 |
·PEO分子量对PEO_3/LiCF_3SO_3复合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61-65页 |
·PEO分子量对PEO_3/LiCF_3SO_3复合物结晶结构的影响 | 第61-64页 |
·PEO分子量对PEO_3/LiCF_3SO_3复合物结晶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PEO_3/LiCF_3SO_3复合物结晶区PEO链段的螺旋跳跃运动 | 第65-72页 |
·螺旋跳跃运动的定量研究 | 第66-70页 |
·相结构对螺旋跳跃运动的影响 | 第70-72页 |
·螺旋跳跃运动的机制 | 第72-75页 |
·交换时间和实验温度对螺旋跳跃运动的影响 | 第75-78页 |
·交换时间t_m的影响 | 第76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76-78页 |
·PEO_3/LiCF_3SO_3复合物的离子电导率 | 第78-82页 |
·PEO分子量对PEO_3/LiCF_3SO_3复合物锂离子运动的影响 | 第78-79页 |
·PEO_3/LiCF_3SO_3复合物的离子电导率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第六章 PEO-PPO嵌段聚合物/三氟甲基磺酸锂复合物的相结构 | 第88-94页 |
·样品制备 | 第88页 |
·PEO-PPO_n/LiCF_3SO_3复合物的XRD谱图 | 第88-90页 |
·PEO-PPO_n/LiCF_3SO_3复合物的~(13)C NMR谱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4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94-97页 |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98页 |
后记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