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北部山区河流健康生态评价理论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河流健康生态等级评价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 | 第10-19页 |
·河流分类方法 | 第10-12页 |
·河流健康评价的对象 | 第12-14页 |
·河流健康的概念和内涵 | 第14-16页 |
·河流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分析 | 第19-21页 |
·评价方法分类 | 第19-21页 |
·评价方法分析 | 第21页 |
·GIS技术在河流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论文创新性 | 第23-24页 |
2 河流健康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 第24-42页 |
·河流健康生态评价的含义及特征 | 第24-25页 |
·河流健康生态评价的含义 | 第24页 |
·河流健康生态评价的特征 | 第24-25页 |
·河流健康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25页 |
·河流健康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34页 |
·指标数据的收集方法 | 第28-29页 |
·河流健康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9-34页 |
·河流健康生态评价模型 | 第34-42页 |
·调查数据和参考标准数列的确定 | 第34页 |
·河流健康状况的等级标准 | 第34-35页 |
·河流健康生态评价指标的参考标准值 | 第35-42页 |
3 河流健康生态评价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46页 |
·需求分析 | 第42页 |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GIS与Geodatabase | 第43-44页 |
·Geodatabase的组织结构 | 第44-45页 |
·Geodatabase数据库的优点 | 第45-46页 |
4 京郊北部山区河流健康生态评价实例应用 | 第46-6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46-47页 |
·环境因子变化对生物评价指标的影响 | 第47-50页 |
·研究区域及采样方法 | 第47页 |
·室内鉴定与数据分析 | 第47页 |
·底栖动物种类筛选 | 第47-48页 |
·环境因子筛选 | 第48-49页 |
·底栖动物与河流生境因子的响应关系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页 |
·河流健康生态评价诊断结果 | 第50-60页 |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 第51-52页 |
·五元联系数原理计算过程 | 第52-55页 |
·评价结果 | 第55-57页 |
·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7-58页 |
·河流健康管理 | 第58-60页 |
5 河流健康评价结果数据库的建立 | 第60-66页 |
·建立河流评价结果个人地理数据库 | 第60-64页 |
·数据在ArcMap中的显示 | 第64页 |
·编辑属性数据及进行1∶M的空间查询 | 第64-66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个人简介 | 第71-72页 |
导师简介 | 第72-73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