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乡村旅游发展迎来热潮 | 第11页 |
1.1.2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乡村旅游 | 第11-12页 |
1.1.3 “旅游+互联网”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8页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5.1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1.5.2 研究不足 | 第19页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乡村旅游 | 第19页 |
2.1.2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社区参与”理论 | 第20-21页 |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21-22页 |
2.2.3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3 理论机制构建 | 第22-24页 |
3 绵竹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24-30页 |
3.1 绵竹市区域概况 | 第24-25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4页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4-25页 |
3.2 绵竹市乡村旅游资源 | 第25-28页 |
3.2.1 自然景观资源 | 第25-26页 |
3.2.2 历史文化资源 | 第26-27页 |
3.2.3 名优产品资源 | 第27页 |
3.2.4 人文活动资源 | 第27-28页 |
3.3 绵竹市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 第28-30页 |
4 绵竹市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证分析 | 第30-50页 |
4.1 绵竹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第30-33页 |
4.1.1 农家乐型 | 第31页 |
4.1.2 地域民俗风情型 | 第31-32页 |
4.1.3 农旅开发型 | 第32页 |
4.1.4 休闲度假型 | 第32-33页 |
4.2 调查方案设计 | 第33-35页 |
4.2.1 测量指标 | 第33页 |
4.2.2 问卷设计 | 第33-35页 |
4.2.3 数据采集 | 第35页 |
4.2.4 问卷信度检验 | 第35页 |
4.3 个人基本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9页 |
4.3.1 样本人口属性特征 | 第35-36页 |
4.3.2 主要收入来源 | 第36-37页 |
4.3.3 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 | 第37-38页 |
4.3.4 收入预期 | 第38页 |
4.3.5 风险预期 | 第38-39页 |
4.4 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比分析 | 第39-45页 |
4.4.1 资源条件 | 第39-40页 |
4.4.2 区位与市场条件 | 第40-41页 |
4.4.3 综合服务水平 | 第41-43页 |
4.4.4 经济因素 | 第43-44页 |
4.4.5 政策因素 | 第44页 |
4.4.6 文化因素 | 第44-45页 |
4.5 实证研究结论 | 第45-50页 |
4.5.1 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第46-47页 |
4.5.2 地域民俗风情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第47-48页 |
4.5.3 农旅开发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第48-49页 |
4.5.4 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第49-50页 |
5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 第50-52页 |
5.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 | 第50页 |
5.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 | 第50-51页 |
5.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51-52页 |
6 对策建议 | 第52-57页 |
6.1 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2-53页 |
6.1.1 打造精品农家乐区 | 第53页 |
6.1.2 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 第53页 |
6.2 地域民俗风情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3-54页 |
6.2.1 发展文化产业链 | 第54页 |
6.2.2 统筹协调发展 | 第54页 |
6.3 农旅开发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4-55页 |
6.3.1 实行品牌化战略 | 第55页 |
6.3.2 加强主体培育 | 第55页 |
6.4 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5-57页 |
6.4.1 科学规划景区建设 | 第56页 |
6.4.2 保护性开发旅游产品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