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1 引言 | 第10-18页 |
| ·胚胎干细胞 | 第10页 |
|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 | 第10-12页 |
| ·表观遗传 | 第12-16页 |
| ·DNA甲基化修饰 | 第13-14页 |
| ·组蛋白修饰 | 第14-16页 |
| ·非编码RNA调控 | 第16页 |
| ·MET过程 | 第16-17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2 LSD1表达量差异与iPSCs诱导效率的关系 | 第18-32页 |
| ·实验目的 | 第18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8-26页 |
| ·细胞培养 | 第18-20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 ·细胞系及实验动物 | 第19页 |
| ·小鼠MEF的分离和滋养层细胞制备 | 第19-20页 |
| ·mES细胞的培养 | 第20页 |
| ·差速贴壁去除滋养层细胞 | 第20页 |
| ·定量PCR | 第20-21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 ·蛋白质免疫印迹 | 第21-23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 ·iPS细胞诱导 | 第23-24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3页 |
| ·细胞系及实验动物 | 第23页 |
| ·聚乙烯亚胺转染 | 第23页 |
| ·病毒收取与感染 | 第23-24页 |
| ·感染后培养 | 第24页 |
| ·诱导效率的鉴定 | 第24页 |
| ·构建LSD1过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 | 第24-25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 ·构建LSD1的RNAi逆转录病毒载体 | 第25-26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 ·LSD1蛋白K661A突变载体的构建 | 第26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 ·结论分析与讨论 | 第26-32页 |
| ·LSD1在MEF与R1细胞中的表达 | 第26-27页 |
| ·过表达LSD1对iPSCs诱导效率的影响 | 第27-29页 |
| ·降低LSD1表达对iPSCs诱导效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 ·讨论 | 第31-32页 |
| 3 不同阶段抑制LSD1活性对重编程的影响 | 第32-38页 |
| ·实验目的 | 第32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 ·不同浓度、时间加入LSD1蛋白抑制剂对重编程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 ·加入LSD1蛋白抑制剂后对产生重编程细胞核型的检测 | 第33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 ·加入LSD1蛋白抑制剂后产生的iPSc囊胚注射获取嵌合体小鼠 | 第33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3-38页 |
| ·不同浓度加入LSD1蛋白抑制剂对重编程的影响 | 第33-35页 |
| ·不同时间点加入LSD1蛋白抑制剂对重编程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加入LSD1蛋白抑制剂后对产生重编程细胞全能型的检测 | 第36-37页 |
| ·讨论 | 第37-38页 |
| 4 LSD1与Oct4、Nanog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第38-41页 |
| ·实验目的 | 第38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8-39页 |
| ·免疫共沉淀实验 | 第38-39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1页 |
| ·LSD1蛋白与Oct4、Nanog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 第39页 |
| ·抑制LSD1前后与Oct4下游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第39-40页 |
| ·讨论 | 第40-41页 |
| 5 重编程过程中LSD1与MET过程之间的关系 | 第41-44页 |
| ·实验目的 | 第41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1页 |
| ·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4页 |
| 附表1 本研究中所用的引物 | 第44-52页 |
| PCR引物序列如下 | 第44页 |
| shRNA引物序列如下 | 第44-45页 |
| qPCR引物序列如下 | 第45-52页 |
| 附表2 抑制LSD1前后与Oct4下游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第52-55页 |
| 附表3 缩略词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 个人简介 | 第66-68页 |
| 导师简介 | 第68-70页 |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