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20页 |
| 引言 | 第20-22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22-70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2-58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22-50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50-58页 |
| ·研究背景 | 第58-64页 |
| ·对应对研究中的批判的思考 | 第58-61页 |
| ·心理学的生态学取向的影响 | 第61-63页 |
| ·对认知的关注 | 第63-64页 |
| ·研究思路 | 第64-66页 |
| ·研究意义 | 第66-70页 |
| ·理论意义 | 第66-68页 |
| ·实践意义 | 第68-70页 |
| 第2章 应对现有研究中的挑战性问题 | 第70-161页 |
| ·应对的纵向研究设计 | 第70-91页 |
| ·应对纵向设计的生态学内涵 | 第70-73页 |
| ·应对研究历史中的生态学思想 | 第73-87页 |
| ·应对当代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 第87-91页 |
| ·基于纵向设计的应对的测量 | 第91-108页 |
| ·生态瞬时评估法 | 第91-107页 |
| ·叙事方法 | 第107-108页 |
| ·应对方式的类别 | 第108-112页 |
| ·传统应对方式类别 | 第108-110页 |
| ·意义为重点的应对 | 第110-112页 |
| ·应对的理论模型 | 第112-138页 |
| ·基于不同视角的理论模型 | 第112-132页 |
| ·生态学模型的建构 | 第132-138页 |
| ·评论与展望 | 第138-161页 |
| ·关于应对的纵向设计 | 第138-140页 |
| ·关于应对的测量 | 第140-148页 |
| ·关于应对的分类 | 第148-150页 |
| ·关于应对的模型建构 | 第150-161页 |
| 第3章 应对研究的新方向 | 第161-191页 |
| ·应激过程的防护方面 | 第161-166页 |
| ·面向未来的主动应对 | 第161-163页 |
| ·复原力 | 第163-166页 |
| ·二元交互模式的应对 | 第166-169页 |
| ·应对与积极情绪 | 第169-184页 |
|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共存的现象 | 第170-171页 |
| ·应激应对的积极情绪模型 | 第171-173页 |
| ·积极情绪与意义为重点的应对 | 第173-184页 |
| ·评论与展望 | 第184-191页 |
| ·关于应激过程的防护方面 | 第184-187页 |
| ·关于二元交互模式的应对 | 第187-188页 |
| ·关于应对与积极情绪 | 第188-191页 |
| 第4章 结语 | 第191-203页 |
|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 | 第191-198页 |
| ·生态学模型的完善 | 第191-192页 |
| ·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192-193页 |
| ·实证研究的开展 | 第193-195页 |
| ·新方向的研究 | 第195-198页 |
| ·后续的思考 | 第198-203页 |
| ·困难与希望的并存 | 第198-199页 |
| ·理论与临床的结合 | 第199-2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3-249页 |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49-251页 |
| 致谢 | 第251-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