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高利借贷行为概述 | 第10-18页 | 
| 第一节 高利借贷的概念解析 | 第10-13页 | 
| 一、高利借贷的界定——高利率 | 第11-12页 | 
| 二、高利借贷与普通民间借贷的区别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高利借贷产生的根源和本质分析 | 第13-15页 | 
| 一、高利借贷根生何处 | 第13-14页 | 
| 二、高利借贷的本质——民间借贷 | 第14-15页 | 
| 第三节 普通高利借贷与“高利贷”之辨析 | 第15-18页 | 
| 一、标准确立的原则 | 第15-16页 | 
| 二、标准的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高利贷”入罪的必要性考察 | 第18-29页 | 
| 第一节 “高利贷”入罪的观点辨析 | 第18-21页 | 
| 一、学界观点聚讼 | 第18-20页 | 
| 二、观点之我见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高利贷”入罪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 一、高利借贷的本质——民间借贷 | 第21-22页 | 
| 二、应受刑罚处罚性之考量 | 第22-23页 | 
| 三、刑事违法性之评析 | 第23页 | 
| 第三节 “高利贷”的法律规制环境评析 | 第23-27页 | 
| 一、民事法律层面的规制 | 第23-25页 | 
| 二、刑事法律层面之规制 | 第25-26页 | 
| 三、我国规制“高利贷”的法律环境评析 | 第26-27页 | 
| 第四节 “高利贷”入罪的域外法律借鉴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高利贷”行为的刑法规制路径探讨 | 第29-41页 | 
| 第一节 借款行为的刑法规制路径探讨 | 第29-30页 |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 第29-30页 | 
| 二、集资诈骗行为 | 第30页 | 
| 第二节 高利放贷行为的现有刑法规制 | 第30-34页 | 
| 一、资金来源角度——高利转贷罪 | 第31-33页 | 
| 二、高利放贷的主体角度——特殊主体犯罪 | 第33-34页 | 
| 三、贷款用途角度——赌博罪或其他犯罪共犯 | 第34页 | 
| 四、追讨行为的定性 | 第34页 | 
| 第三节 高利放贷行为纳入“非法经营罪”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8页 | 
| 一、何为“国家规定” | 第35-37页 | 
| 二、“经营”行为的认定 | 第37页 | 
| 三、其他非法经营行为对“高利贷”的包容性 | 第37-38页 | 
| 第四节 增设高利贷犯罪之非必要性 | 第38-41页 | 
| 一、高利借贷活动的本质使然 | 第39页 | 
| 二、立法意图揣测 | 第39-41页 | 
| 结论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