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8页 |
2 区域规划政策评价的原理概述 | 第18-24页 |
·区域规划政策评价的流程 | 第18-19页 |
·区域规划政策评价的方法 | 第19页 |
·DEA的基本要素 | 第19-22页 |
·DEA理论的发展 | 第22-23页 |
·DEA的有效性 | 第22页 |
·模糊DEA | 第22-23页 |
·灵敏度分析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基于DEA的政策效率评价原理 | 第24-36页 |
·问题的难点与解决思路 | 第24页 |
·问题的难点 | 第24页 |
·解决难点的思路 | 第24页 |
·区域规划政策效率评价的指标 | 第24-27页 |
·指标选取依据 | 第25页 |
·政策因素投入指标和效果产出指标 | 第25页 |
·指标的经济意义 | 第25-27页 |
·四种政策效率 | 第27-28页 |
·总体政策因素投入效率评价 | 第28-31页 |
·总体政策因素投入效率TPE的含义 | 第28-29页 |
·总体政策因素投入效率TPE的测算 | 第29-30页 |
·政策因素投入冗余 | 第30页 |
·效果产出不足 | 第30-31页 |
·规划区域规模效率评价 | 第31-33页 |
·规模效率SE的含义 | 第31-32页 |
·规模效率SE的测算 | 第32页 |
·区域规模报酬区间的判定 | 第32-33页 |
·纯政策因素投入效率PPE和政策因素投入效率PE的含义和测算 | 第33-34页 |
·纯政策因素投入效率PPE和政策因素投入效率PE的含义 | 第33页 |
·纯政策因素投入效率PPE和政策因素投入效率PE的测算 | 第33-34页 |
·指标对规划政策的敏感性分析 | 第34-35页 |
·判别指标敏感性的三个标准 | 第34页 |
·政策因素投入指标敏感性的判别 | 第34页 |
·效果产出指标敏感性的判别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基于DEA的区域规划政策效率评价的实证 | 第36-54页 |
·样本选取 | 第36页 |
·样本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长三角区域总体政策因素投入效率评价 | 第37-40页 |
·总体政策因素投入效率TPE的测算 | 第37-38页 |
·总体政策因素投入效率的分析 | 第38-40页 |
·长三角区域政策因素投入冗余和效果产出不足 | 第40-43页 |
·未达到总体政策因素投入有效的省市 | 第40页 |
·投入冗余Si~-和产出不足Si~+的计算 | 第40页 |
·理想政策因素投入x_i~p和理想效果产出y_i~p的计算 | 第40-41页 |
·投入冗余率r_i(s~-)和产出不足率r_i(s~+)的计算 | 第41-42页 |
·政策因素投入冗余和效果产出不足的分析 | 第42-43页 |
·长三角区域规模效率评价 | 第43-47页 |
·规模效率SE和纯政策因素投入效率PPE的测算 | 第43-44页 |
·政策因素投入效率PE的测算 | 第44页 |
·测算三种效率SE、PPE、PE的目的 | 第44-45页 |
·长三角规模报酬区间的判定 | 第45-47页 |
·长三角区域指标政策敏感性分析 | 第47-50页 |
·指标政策敏感性的测量 | 第47页 |
·指标政策敏感性分析的目的 | 第47-48页 |
·指标政策敏感性分析的标准 | 第48-49页 |
·指标政策敏感性的分析 | 第49-50页 |
·长三角区域规划政策的启示和建议 | 第50-53页 |
·长三角区域规划政策的几点启示 | 第50-52页 |
·长三角区域规划政策的相关建议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