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干扰区蚀变信息遥感提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图目录 | 第11-14页 |
表目录 | 第14-15页 |
缩略语表 | 第15-16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4-26页 |
2.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数据 | 第26-34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7-29页 |
·地理交通概况 | 第27页 |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 第27-28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8-29页 |
·实验遥感数据 | 第29-34页 |
·多光谱中等空间分辨率影像ETM~+ | 第29-30页 |
·多光谱中等空间分辨率影像ASTER | 第30页 |
·实验数据 | 第30-31页 |
·影像预处理 | 第31-34页 |
3. 研究区实地考察采样研究 | 第34-59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地考察概况 | 第34-36页 |
·岩石样本光谱测量 | 第36-40页 |
·岩石样本成份鉴定 | 第40-48页 |
·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 | 第48-57页 |
·羟基类 | 第48-50页 |
·铁染及黄铁矿化 | 第50-52页 |
·绢云母化 | 第52-54页 |
·绿泥石化 | 第54-55页 |
·碳酸盐化 | 第55-57页 |
·采样岩石表面与新鲜面波谱关系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抗植被干扰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第59-94页 |
·引言 | 第59页 |
·常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 | 第59-65页 |
·波段比值 | 第60-62页 |
·主成分分析(PCA) | 第62-63页 |
·比值-主成分分析法 | 第63页 |
·光谱角匹配法(SAM) | 第63-64页 |
·波谱特征拟合法(SFF) | 第64页 |
·最小能量约束法(CEM) | 第64页 |
·混合调谐匹配滤波(MTMF) | 第64-65页 |
·常用抗植被干扰方法 | 第65-67页 |
·植被掩膜 | 第65-66页 |
·混合像元分解补偿置换 | 第66-67页 |
·改进的抗植被影响遥感蚀变提取方法 | 第67-71页 |
·“纯”植被光谱提取 | 第68-69页 |
·参考光谱获取 | 第69-70页 |
·工作区岩石抗植被干扰能力分析 | 第70页 |
·植被影响消弱 | 第70-71页 |
·基于SAM蚀变信息提取 | 第71页 |
·研究区岩石抗植被干扰能力分析 | 第71-79页 |
·在研究区ETM~+影像上 | 第71-73页 |
·在研究区ASTER影像上 | 第73-7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9-93页 |
·研究区ETM~+影像实验 | 第79-89页 |
·研究区ASTER影像实验 | 第89-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5. 植被干扰区快速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第94-111页 |
·引言 | 第94页 |
·各种提取方法的效率比较 | 第94-95页 |
·提取的蚀变类型及相应比值法 | 第95-96页 |
·植被因素对比值的影响 | 第96-9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8-107页 |
·羟基类蚀变提取结果评价与分析 | 第98-105页 |
·铁染类蚀变提取结果评价与分析 | 第105-107页 |
·植被干扰区快速遥感蚀变提取方案 | 第107-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6页 |
·总结 | 第111-113页 |
·创新点和成果 | 第113-114页 |
·展望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6页 |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作者简介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