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流板厌氧反应器(ABR)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碱减量印染废水特征和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 第14-27页 |
·碱减量印染废水 | 第14-18页 |
·碱减量工艺原理 | 第14-16页 |
·碱减量印染废水的性质及危害 | 第16-17页 |
·碱减量印染废水的处理 | 第17-18页 |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 | 第18-25页 |
·厌氧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 第18-19页 |
·ABR反应器的原理及特点 | 第19-21页 |
·ABR反应器的水力特性 | 第21-22页 |
·ABR反应器的启动 | 第22-23页 |
·ABR反应器的污泥颗粒化 | 第23-24页 |
·ABR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ABR反应器处理碱减量废水的启动研究 | 第27-39页 |
·厌氧反应器的启动 | 第27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实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29-3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COD和VFA的变化 | 第32-34页 |
·pH值的变化 | 第34-35页 |
·微生物活性的变化 | 第35-37页 |
·颗粒污泥物理性质的变化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ABR反应器连续运行的正交实验研究 | 第39-51页 |
·ABR反应器的正交实验 | 第39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9-44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ABR反应器正交实验设计 | 第40-43页 |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43-44页 |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COD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页 |
·UV_(254)的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单指标COD去除的直观分析 | 第45-47页 |
·单指标UV_(254)的直观分析 | 第47-49页 |
·双指标(COD、UV_(254))的直观分析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出水回流对ABR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 第51-58页 |
·ABR反应器的出水回流 | 第51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2-57页 |
·COD变化 | 第52页 |
·可生化性(BOD/COD) | 第52-53页 |
·pH变化 | 第53-54页 |
·ORP变化 | 第54-56页 |
·色度及浊度变化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ABR反应器生物相分离特性研究 | 第58-67页 |
·厌氧颗粒污泥 | 第5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实验材料与装置 | 第58页 |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58-6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1-66页 |
·脱氢酶活性 | 第61页 |
·辅酶F_(420)活性 | 第61-62页 |
·产沼气 | 第62-63页 |
·微生物的特征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