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豆荚类论文--菜用大豆论文

不同类型菜用大豆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目前国内外菜用大豆的生产及市场需求概况第11-12页
     ·国外菜用大豆的产量及市场需求第11-12页
     ·国内菜用大豆生产及消费概况第12页
   ·菜用大豆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国际菜用大豆的品种选育研究第12-13页
     ·国内菜用大豆品种选育进展第13页
   ·菜用大豆不同熟期、生育特性及品质的研究第13-14页
     ·不同熟期对品质的影响第13-14页
     ·不同品种菜用大豆生育特性及品质研究第14页
   ·我国菜用大豆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策略第14-15页
     ·菜用大豆生产亟需解决的问题第14-15页
     ·菜用大豆生产发展策略第15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5-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供试材料第17页
   ·试验设计第17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17-18页
     ·光合性状第17-18页
     ·生育期第18页
     ·食味品质第18页
     ·农艺性状及产量第18页
   ·统计方法第18-1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19-44页
   ·菜用大豆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性分析第19-32页
     ·光合作用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9-22页
     ·生育期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2-23页
     ·植物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3-26页
     ·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6-31页
     ·讨论第31-32页
   ·供试品种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第32-35页
     ·光合性状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第32页
     ·生育期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第32页
     ·形态性状与其它性状的相关分析第32页
     ·产量性状与其它性状的相关分析第32页
     ·讨论第32-35页
   ·菜用大豆品种的主成分分析第35-36页
     ·评价因子的选择第35页
     ·主成分分析第35-36页
     ·讨论第36页
   ·菜用大豆品种的聚类分析第36-44页
     ·根据主成分聚类第36-40页
     ·根据遗传距离聚类第40页
     ·讨论第40-44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辣椒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测定及优势组合选配
下一篇:茄科蔬菜空间诱变育种效应与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