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一、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分期 | 第8-10页 |
| 1、战略机遇期的内涵 | 第8-9页 |
| 2、战略机遇期的分期 | 第9-10页 |
| 二、近代三次战略机遇期与中日发展比较 | 第10-24页 |
| 1、地理大发现时期:中日的保守型发展 | 第10-13页 |
| (1) 明政府的海禁 | 第10-11页 |
| (2) 日本幕府的锁国政策 | 第11-13页 |
| (3) 小结 | 第13页 |
| 2、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中日被迫开国 | 第13-17页 |
| (1) "康乾盛世"下的固步自封与"天朝上国"的破灭 | 第14-15页 |
| (2) 日本幕末的锁国与开国 | 第15-16页 |
| (3) 小结 | 第16-17页 |
| 3、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日中近代化运动一成一败 | 第17-24页 |
| (1) 清末近代化运动的挫顿 | 第17-19页 |
| (2) 明治维新与日本的近代化 | 第19-21页 |
| (3) 中日近代化成败原因分析 | 第21-24页 |
| 三、二战后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的再次错失与日本的复兴"奇迹" | 第24-30页 |
| 1、内战的破坏与文革时的自我封闭 | 第25-26页 |
| 2、战后日本"奇迹"般的复兴 | 第26-30页 |
| 四、新世纪战略机遇期下的中国与日本 | 第30-48页 |
| 1、中国与新战略机遇期 | 第31-41页 |
| (1) 有利的国际国内条件 | 第31-36页 |
| (2) 新战略机遇期带来的挑战 | 第36-39页 |
| (3) 应对挑战——走和平崛起之路 | 第39-41页 |
| 2、日本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 第41-48页 |
| (1) 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金融危机下的经济萎靡 | 第41-43页 |
| (2) 后小泉时代国内政坛的频繁更替 | 第43-44页 |
| (3) 雄厚的科技实力 | 第44页 |
| (4) 加快向政治、军事大国迈进 | 第44-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