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论我国人权保障的国家义务--从国际人权公约视角比较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0页
一、人权保障和国家义务概述第10-19页
 (一) 人权、义务、国家义务的概念第10-12页
  1、人权第10-11页
  2、义务第11页
  3、国家义务第11-12页
 (二) 国家是人权保障的义务主体第12-15页
  1、人本基础第13-14页
  2、法理依据第14-15页
  3、现实依据第15页
 (三) 保障人权的国家义务的基本类型第15-19页
  1、尊重的义务第16-17页
  2、保障的义务第17-18页
  3、促进的义务第18-19页
二、国际人权公约和我国关于人权保障的国家义务的规定比较第19-26页
 (一) 在立论上存在区别第20-21页
  1、人权表述方面的区别第20页
  2、人权主体方面的区别第20-21页
  3、人权属性方面的区别第21页
 (二) 在应有权利认知上存在差异第21-22页
  1、条文规定中的显著区别第21页
  2、以迁徒自由权为例第21-22页
  3、以罢工权为例第22页
 (三) 在义务履行价值观上存在冲突第22-26页
  1、立法规定方式不同第22-23页
  2、权利义务价值观的差异第23-24页
  3、法律适用上的冲突第24-26页
三、从国际人权公约看我国人权保障义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26-39页
 (一) 立法规范不全面第26-29页
  1、缺乏明确性第26-27页
  2、缺乏科学性第27-28页
  3、缺乏完整性第28-29页
 (二) 行政执法不力第29-33页
  1、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第29-31页
  2、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够第31-32页
  3、权力观大于权利观第32-33页
 (三) 法律救济不及时第33-39页
  1、宪法救济体制不健全第34-35页
  2、司法独立性差第35-37页
  3、社会环境错综复杂第37-39页
四、完善我国国家人权保障义务体系之构想第39-49页
 (一) 国家履行人权保障义务的基本原则第39-42页
  1、以人为本第39-40页
  2、平等保护第40-41页
  3、接受国际社会监督与国内自我监督相结合第41-42页
 (二) 在国家立法、执法、司法活动中切实履行国际公约要求的三大义务第42-49页
  1、进一步规范立法第42-43页
  2、加强执法落实第43-46页
  3、完善法律救济第46-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下一篇:我国公民文化权利的保障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