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优势种光合生理特征对人工补水的短期响应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 | 第11-12页 |
| ·中国气候变化特征 | 第12-13页 |
| ·水热梯度对植被的影响 | 第13-15页 |
| ·干旱半干旱区植物对降雨格局改变的响应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 ·试验区以及样地概况 | 第18页 |
| ·试验区自然概况 | 第18页 |
| ·试验样地概况 | 第18页 |
| ·试验设计 | 第18-20页 |
| ·试验样方布置 | 第18页 |
| ·水分处理 | 第18-19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9-20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两乡土草光合生理特征对人工补水的响应 | 第21-42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七月人工补水试验 | 第21-30页 |
| ·光合生理日变化 | 第21-25页 |
| ·光合生理瞬时值变化 | 第25-29页 |
| ·光合-光响应曲线 | 第29-30页 |
| ·八月人工补水试验 | 第30-38页 |
| ·光合生理日变化 | 第30-34页 |
| ·光合生理瞬时值变化 | 第34-37页 |
| ·光合-光响应曲线 | 第37-38页 |
| ·讨论 | 第38-42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2页 |
| ·展望与建议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