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酿酒酵母纺锤体极体 SPB | 第8-16页 |
·纺锤体极体简介 | 第8页 |
·纺锤体极体的结构 | 第8-9页 |
·纺锤体极体的组分 | 第9-16页 |
·半桥蛋白组分 | 第9-11页 |
·连接性周边蛋白组分 | 第11-12页 |
·中央斑块蛋白组分 | 第12页 |
·外部斑块蛋白组分 | 第12页 |
·内部斑块蛋白组分 | 第12-13页 |
·SPB 复制和功能相关的重要调控蛋白 | 第13页 |
·SPB 的复制、调控及对中心体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SPB 的功能 | 第15-16页 |
·SPB 半桥蛋白组分 Sfi1p | 第16-17页 |
·SPB 中央斑块蛋白 Spc29p 及与 Sfi1p 的 N 端的相互作用 | 第17-18页 |
·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6页 |
·质粒、菌株与引物 | 第20-22页 |
·质粒 | 第20页 |
·菌株 | 第20-21页 |
·引物 | 第21-22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主要溶液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4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26页 |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方法(CTAB 法) | 第26-27页 |
·酵母细胞染色体快速提取与分离 | 第27页 |
·PCR 扩增反应 | 第27-28页 |
·融合 PCR | 第28-29页 |
·DNA 限制酶切 | 第29页 |
·DNA 连接反应 | 第29-30页 |
·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0页 |
·DNA 的纯化 | 第30-31页 |
·无水乙醇沉淀法 | 第30页 |
·琼脂糖凝胶分离纯化法 | 第30-31页 |
·测序及结果分析 | 第31页 |
·酵母细胞的转化 | 第31-32页 |
·梯度稀释实验方法 | 第32页 |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66页 |
·概述 | 第34页 |
·SPC29 的单点突变 | 第34-38页 |
·SPC29 的 T18A 突变 | 第34-35页 |
·SPC29 的 T18D 突变 | 第35-36页 |
·SPC29 的 T159A 突变 | 第36-37页 |
·SPC29 的 T159D 突变 | 第37页 |
·SPC29 的 S187A 突变 | 第37-38页 |
·SPC29 的 S187D 突变 | 第38页 |
·SPC29 的四个点突变 | 第38-42页 |
·SPC29 的 T18A,T159A,S187A,T240A 突变 | 第38-41页 |
·SPC29 的 T18D,T159D,S187D,T240D 突变 | 第41-42页 |
·各单点突变质粒的构建 | 第42-54页 |
·质粒 pGAD424-spc29-T18A 的构建 | 第43-45页 |
·质粒 pGAD424-spc29-T18D 的构建 | 第45-46页 |
·质粒 pGAD424-spc29-T159A 的构建 | 第46-48页 |
·质粒 pGAD424-spc29-T159D 的构建 | 第48-51页 |
·质粒 pGAD424-spc29-S187A 的构建 | 第51-52页 |
·质粒 pGAD424-spc29-S187D 的构建 | 第52-54页 |
·带有四个点突变质粒的构建 | 第54-60页 |
·质粒 pGAD424-spc29-4A 的构建 | 第55-57页 |
·质粒 pGAD424-spc29-4D 的构建 | 第57-60页 |
·Spc29p 磷酸化对其与 Sfi1p 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60-63页 |
·Spc29p 的磷酸化在 SPB 复制中的作用模型 | 第63-66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工作总结 | 第66页 |
·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