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与延续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对地域特征景观挖掘的重要性 | 第9页 |
·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第9页 |
·城乡规划法的实施 | 第9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分析及其理论运用 | 第17-26页 |
·相关概念分析 | 第17-19页 |
·风景名胜区 | 第17页 |
·村落景观 | 第17-18页 |
·村落景观格局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界定 | 第19页 |
·风景区与村落发展互动解析 | 第19-21页 |
·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 第19-20页 |
·两者之间的劣性互动 | 第20-21页 |
·相关理论运用 | 第21-25页 |
·景观形态学理论 | 第21-22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2-24页 |
·生态美学理论 | 第24页 |
·公共空间理论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的建构 | 第26-41页 |
·影响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的特定因素 | 第26-28页 |
·师法自然的环境因素 | 第26-27页 |
·历史悠久的文化因素 | 第27页 |
·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因素 | 第27-28页 |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的构成 | 第28-37页 |
·"物质形态"—景观结构 | 第28-34页 |
·"内在属性"—景观功能 | 第34-36页 |
·"文化内涵"—景观意境 | 第36-37页 |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的特征分析 | 第37-39页 |
·整体性 | 第37-38页 |
·地域性 | 第38页 |
·功能性 | 第38页 |
·生态性 | 第38-39页 |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的发展状态评价 | 第39-40页 |
·村落景观结构遭到破坏 | 第39页 |
·村落景观功能不断减弱 | 第39-40页 |
·村落景观意境逐步丧失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保护与延续途径 | 第41-52页 |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保护与延续总体思路 | 第41-45页 |
·景观资源的保护 | 第41-44页 |
·科学规划、可持续布局 | 第44页 |
·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 | 第44-45页 |
·新旧融合、合理更新 | 第45页 |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与延续原则 | 第45-46页 |
·原真性和完整性 | 第45页 |
·多元性和共生性 | 第45-46页 |
·人文性和实践性 | 第46页 |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与延续措施 | 第46-51页 |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资源优化整合与评价 | 第46页 |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资源分区保护与利用 | 第46-47页 |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空间结构保护与延续 | 第47-48页 |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传统功能继承与发展 | 第48-50页 |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传统意境传承与创新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理论运用实践 | 第52-76页 |
·陆巷村概况 | 第52-54页 |
·区位背景、环境概况 | 第52-53页 |
·村域概况 | 第53页 |
·空间格局 | 第53页 |
·风景资源 | 第53-54页 |
·景区与村落发展的互动解析 | 第54-56页 |
·景区与村落的良性互动 | 第54-55页 |
·景区与村落的劣性互动 | 第55-56页 |
·陆巷古村村落景观格局构成 | 第56-57页 |
·陆巷古村村落景观结构 | 第56页 |
·陆巷古村村落景观功能 | 第56-57页 |
·陆巷古村村落景观意境 | 第57页 |
·孕育传统——陆巷古村村落景观格局保护与利用 | 第57-71页 |
·陆巷古村景观资源整合与评价 | 第57-67页 |
·陆巷古村景观分区保护与利用 | 第67-68页 |
·陆巷古村景观结构保护与延续 | 第68-69页 |
·陆巷古村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 | 第69-70页 |
·陆巷古村景观意境的传承与发展 | 第70-71页 |
·继承传统——陆巷新村村落景观格局传承与发展途径 | 第71-75页 |
·新农村建设中对村落传统的思考 | 第71页 |
·新旧村落总体空间组织融合 | 第71-72页 |
·村落空间形态的延续与发展 | 第72-74页 |
·村落建筑风貌的引导与控制 | 第74-75页 |
·村落生产生活模式恢复与创新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研究总结 | 第76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 第81-86页 |
详细摘要 | 第86-87页 |
ABSTRACT | 第87-88页 |